望洋兴叹
2025年08月10日
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①,百川灌河②。泾③流之大,两涘④、渚崖⑤之间,不辩⑥牛马。于是焉,河伯⑦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⑧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⑨,望洋向若而叹曰⑩:“野语⑪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⑫,我之谓⑬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⑭,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⑮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⑯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⑰。”(《庄子·秋水》)
注释
①秋水时至:秋天的大水按照时令到了。②百川灌河:无数条溪水汇入黄河。川,小溪。河,古代专指黄河。③泾:通“”,直流的水波。④两涘(sì):两岸。涘,水边。⑤渚(zhǔ)崖:渚,水中小洲;崖,高岸。⑥不辩:即不辨。辩,通“辨”。⑦河伯:黄河的水神。⑧东面:面向东方。⑨旋其面目:改变原来骄傲的样子。旋,转换。⑩望洋:仰望的样子。若:北海的海神。⑪野语:俗话。⑫莫己若者:没有比得上自己的。⑬我之谓:即“谓我”,宾语前置。此句意为:简直像对我说的一样。⑭少:认为……少。轻:轻视。⑮难穷:难尽,望不到尽头。⑯殆(dài):危险。⑰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永远被那些深明大道理的人所嘲笑。长,长久。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
说明
这则寓言讲的是欣然自喜的河伯来到北海见到海若后“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的故事,讽刺那些孤陋寡闻又骄傲自满的人,他们如果不能及时觉悟到自己的不足,就只能“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则寓言来的,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情而力量不足,感到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