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 骗

奇 骗

骗术之巧者,愈出愈奇。

金陵有老翁,持数金至北门桥钱店易钱,故意较论银色,哓哓不休。一少年从外入,礼貌甚恭,呼翁为老伯,曰:“令郎贸易常州,与侄同事。有银信一封,托侄寄老伯,将往尊府,不意侄之路遇也。”将银信交毕,一揖而去。老翁拆信,谓钱店主人曰:“我眼昏,不能看家信,求君诵之。”店主人如其言,皆家常琐屑语。末云:“外纹银十两,为爷薪水需。”翁喜,动颜色曰:“还我前银,不必较论银色矣,儿所寄纹银纸上书明十两,即以此兑钱何如?”主人接其银,称之十一两零三钱。疑其子发信时,匆匆未检,故信上只言十两。老人又不能自称,可将错就错,获此余利。遽以九千钱与之。时价纹银十两,例兑钱九千。翁负钱去。

少顷,一客笑于旁曰:“店主人得无受欺乎?此老翁者,积年骗棍,用假银者也。我见其来换钱,已为主人忧,因此老在店,未敢明言。”店主惊。翦其银,果铅胎。懊恼无已,再四谢客,且询此翁居址。曰:“翁住某所,离此十里余,君追之,犹能及之。但我翁邻也,使翁知我破其法,将仇我。请告君以彼之门向,而君自往追之。”店主人必欲与俱,曰:“君但偕行,至彼地,君告我以彼门向,君即脱去,则老人不知是君所道,何仇之有。”客犹不肯。乃酬以三金,客若为不得已而强行者。

同至汉西门外,远望见老人摊钱柜上,与数人饮酒。客指曰:“是也,汝速往擒,我行矣。”店主喜,直入酒肆,捽老翁殴之。曰:“汝积骗也,以十两铅胎银换我九千钱。”众人皆起问故。老翁夷然曰:“我以儿银十两换银,并非铅胎。店主既云我用假银,我之原银可得见乎?”店主以翦破原银示众,翁笑曰:“此非我银。我止十两,故得钱九千,今此假银似不止十两者,非我原银,乃店主来骗我耳。”酒肆人为持戥称之,果十一两零三钱。众大怒,责店主。店主不能对,群起殴之。

店主一念之贪,中老翁计,懊恨而归。(《子不语》)

注释

①数金:几两银子。金,此指银子。②易钱:换钱。整块银子换成零钱才好使用。③银色:银子的质量。④令郎:对人家儿子的尊称。⑤诵之:念信。⑥翦:通“剪”。⑦铅胎:整块银子只有表面是银,内里是铅。⑧捽(zuó):揪。⑨戥(děng):一种用来称量金、银或药品的小秤。

说明

本篇揭示出骗子之所以能横行一时,是因为利用了某些人贪图小利的自私心理和麻痹大意,颇富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