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 舞

韶 舞

荥阳人姓何,忘其名,有名闻士也。荆州辟为别驾,不就,隐遁养志。常至田舍,人收获在场上。忽有一人,长丈余,黄练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起两手,并舞而来,语何云:“君曾见《韶舞》不?此是《韶舞》。”且舞且去。

何寻逐,径向一山,山有穴,才容一人。其人即入穴,何亦随之入。初甚急,前辄闲旷,便失人,见有良田数十顷。何遂垦作,以为世业。子孙至今赖之。(《搜神后记》卷一)

注释

①荥阳:地名,在河南西北。②有名闻士:有名人士,远近闻名的人士。③常:通“尝”。④黄练:黄色熟绢,常用来做衣服。⑤角巾:有角的头巾,为古时隐者服饰。⑥《韶舞》:韶乐之舞,古代乐舞的一种。韶,舜乐名。《论语·八佾》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说明

这则传说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的渴望。早在《诗经》时代,《硕鼠》中就有“适彼乐土”“适彼乐国”的咏唱,这种社会理想的胚胎已初现。陶渊明的《韶舞》《桃花源》《长沙醴陵穴》等篇,则着意描绘了世外乐园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