痀偻者承蜩①

痀偻者承蜩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庄子·达生》)

注释

①痀偻者:驼背老人。承:承接。蜩(tiáo):蝉。②掇:拾取。③累丸:在竹竿顶端堆放两颗滚圆的弹子。④锱铢(zīzhū):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这里表示数量少。⑤厥株拘:厥,通“橛”,竖;株拘,枯树根。⑥执臂:指拿竿子的胳膊。⑦不反不侧:毫不变动。反侧,变动。⑧疑:也作“凝”,凝聚,集中。

说明

驼背老人捕蝉的惊人绝技,不是天生就有机,而是从刻苦磨炼中得到的。在捕蝉的过程中,驼背老人“处身若厥株拘,执臂若槁木之枝”,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获得了捕蝉如拾取一样的成功。“用志不分,乃疑于神”是这则寓言的主旨,其中包含着治世为学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