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

①塞:边界。②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③胡:古时对北方和西面各少数民族的泛称。④吊:慰问遭受不幸的人。⑤遽:遂,就。⑥将:带领。⑦髀(bì):大腿。⑧十九:十分之九。

说明

俗话“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即出自此寓言。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与祸的相互转化是辩证的,不是绝对不变的。

从这则寓言中我们发现,我国古代人民对事物辩证发展的道理早就有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