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人
2025年08月10日
比肩人
吴黄龙①年中,吴都海盐②有陆东美,妻朱氏,亦有容止。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时人号为“比肩人③”。夫妇云皆比翼,恐不能佳也。后妻卒,东美不食求死。家人哀之,乃合葬。未一岁,冢上生梓树,同根二身,相抱而合成一树。每有双鸿,常宿于上④。孙权闻之嗟叹,封其里曰比肩,墓又曰双梓。后子弘与妻张氏,虽无异,亦相爱慕,吴人又呼为“小比肩”。(《述异记》)
注释
①黄龙: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年号,起自公元229年,止于公元231年。②海盐:县名,汉设置,汉顺帝时陷为湖,今属浙江。③比肩人:语出《尔雅·释地》:“北方有比肩人焉,迭食而迭望。”④每有双鸿,常宿于上:鸿为水鸟,不得宿于树上。然而,民间文学不拘泥于这些事实,难以常理苛求,如《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说明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食文化”,西方文化是“性文化”。但是,食文化并不能涵盖中国文化的全部,中国文化中的性文化成分也很多。这个传说所讲述的陆东美与妻朱氏“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被当时的人称为“比肩人”的故事,就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人对爱情的真挚和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