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
东方朔字曼倩,父张夷,字少平,妻田氏女。夷年二百岁,颜如童子。朔母田氏寡居,梦太白星临①其上,因有娠。田氏叹曰:“无夫而娠,人将弃我。”乃移向代郡②东方里为居。五月旦生朔,因以所居里为氏,朔为名。朔生三日而田氏死,时景帝三年③也。邻母拾而养之,年三岁天下秘谶④,一览暗诵于口。常指天下⑤空中独语。
邻母忽失朔,累月方归,母笞之。后复去,经年乃归。母忽见,大惊曰:“汝行经年一归,何以慰我耶?”朔曰:“儿至紫泥海⑥,有紫水污衣,仍过虞渊湔浣⑦。朝发中返,何云经年乎?”母问之:“汝悉是何处行?”朔曰:“儿湔衣竟,暂息都崇堂⑧。王公饴儿以丹粟霞浆,儿食之太饱闷几死。乃饮玄天黄露半合,即醒。既而还,路遇一苍虎,息于路傍。儿骑虎还,打捶过痛,虎啮儿脚伤。”母悲嗟,乃裂青布裳裹之。朔复去家万里,见一枯树,脱向来布裳挂于树,布化为龙,因名其地为布龙泽。
朔以元封中游鸿蒙之泽⑨,忽见王母采桑于白海之滨⑩。俄有黄眉翁,指阿母以告朔曰:“昔为吾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此星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千余岁。目中瞳子,色皆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岁一反骨洗髓,二千岁一刻肉伐毛,自吾生已三洗髓五伐毛矣。”(《汉武洞冥记》)
注释
①临:降临、临幸。②代郡:在今河北蔚县西南。③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④秘谶(chèn):秘藏的谶书。谶,秦汉之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⑤天下:《太平广记》作“天上”。⑥紫泥海:传说中的地名。⑦虞渊:传说日落之地。湔浣:濯洗。⑧都崇堂:《太平广记》作“冥都崇台”,《太平御览》引作“宜都崇台”。⑨鸿蒙之泽:传说中的地名,为日出之地。⑩白海之滨:传说中的地名。
说明
东方朔乃汉武帝朝的大臣,以机智善辩、滑稽幽默闻名。早在西汉时,关于他的传说、仙话就大量流传在民间,到后代诸朝,流变迭出,神奇色彩更加浓烈。《汉武故事》云:“东方朔生三日,而父母俱亡。或得之而不知其始,以见时东方始明,因以为姓。既长,常望空中独语。后游鸿蒙之泽,有老母采桑,自言朔母。一黄眉翁至,指朔曰:‘此吾儿。吾却食服气,三千年一洗髓,三千年一伐毛;吾生已三洗髓,三伐毛矣。’”传说东方朔为仙母所生,实为仙胎神胚,因而,关于他的仙话极多。
由于东方朔以滑稽善辩出名,后来相声艺人将他奉为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