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昆仑
昔有田昆仑者,其家甚贫,未娶妻室。当家地内,有一水池,极深清妙。至禾熟之时,昆仑向田行,乃见有三个美女洗浴。其昆仑欲就看之,遥见去百步,即变为三个白鹤,两个飞向池边树头而坐,一个在池洗垢中间。遂入谷茇①底,匍匐而前往来看之。其美女者乃是天女,其两个大者抱得天衣乘空而去。小女遂于池内不敢出池。其天女遂吐实情,向昆仑道:“天女当共三个姊妹,出来暂于池中游戏,被池主见之,两个阿姊当时收得天衣而去。小女一身邂逅中间,天衣乃被池主收将,不得露形出池,幸愿池主宽恩,还其天衣,用盖形体出池,共池主为夫妻。”昆仑进退思量,若与此天衣,恐即飞去,昆仑报天女曰:“娘子若索天衣者,终不可得矣。若非吾脱衫,与且盖形,得不②?”其天女初时不肯出池,口称至暗而去。其女延引,索天衣不得,形势不似,始语昆仑:“亦听君脱衫,将来盖我着出池,共君为夫妻。”其昆仑心中喜悦,急卷天衣,即深藏之。遂脱衫与天女,被之出池。语昆仑曰:“君畏去时,你急捉我着还我天衣,共君相随。”昆仑生死不肯与天女,即共天女相将,归家见母。母实喜欢,即造设席,聚诸亲情眷属之言,曰呼新妇。虽则是天女,在于世情,色欲交合,一种同居。日往月来,遂产一子,形容端正,名曰田章。其昆仑点着西行,一去不还。其天女自夫之去后,养子三岁,遂启阿婆曰:“新妇身是天女,当来之时,身缘幼小,阿耶与女造天衣,乘空而来。今见天衣,不知大小,暂借看之,死将甘美。”其昆仑当行去之日,殷勤属③告母言:“此是天女之衣,为深举④,勿令新妇见之,必是乘空而去,不可更见。”其母告昆仑曰:“天衣向何处藏之,时得安稳?”昆仑共母作计,其房自外,更无牢处。惟只阿娘床脚下作孔,盛着中央,恒在头上卧之,岂更取得。遂藏举讫,昆仑遂即西行。去后天女忆念天衣,肝肠寸断,胡至意日无欢喜,语阿婆曰:“暂借天衣着看。”频被新妇咬齿⑤,不违其意,即遣新妇且出门外小时,安庠入来。新妇应声即出。其阿婆乃于床脚下取天衣,遂乃视之。其新妇见此天衣,心怀怆切,泪落如雨,拂模⑥形容,即欲乘空而去。为未得方便,却还分付与阿婆藏着。于后不经旬日,复语阿婆曰:“更借天衣暂看。”阿婆语新妇曰:“你若着天衣弃我飞去。”新妇曰:“先是天女,今与阿婆儿为夫妻,又产一子,岂容离背而去,必无此事。”阿婆恐畏新妇飞去,但令牢守堂门。其天女着衣讫,即腾空从屋窗而出。其老母捶胸懊恼,急走出门看之,乃见腾空而去。姑忆念新妇,声彻黄天,泪下如雨,不自舍死,痛切心肠,终朝不食。其天女在于阎浮提经五年已上,天上始经两日。其天女得脱到家,被两个阿姊皆骂老⑦,你共他阎浮众生为夫妻,乃此悲啼泣泪其公母。乃两个阿姊语小女曰⑧:“你不须干啼湿哭,我明日共姊妹三人,更去游戏,定见你儿。”其田章年始五岁,乃于家啼哭,唤歌歌娘娘,乃于野田悲哭不休。其时乃有董仲先生来贤行,知是天女之男,又知天女欲来下界。即语小儿曰:“恰日中时,你即向池边看,有妇人着白练裙,三个来,两个举头看你,一个低头佯不看你者,即是母也。”田章即用董仲之言,恰日中时,遂见池内相有三个天女,并白练裙衫,于池边割菜。田章向前看之,其天女等遥见,知是儿来,两个阿姊语小妹曰:“你儿来也。”即啼哭唤言阿娘,其妹虽然惭耻不看,不那肠中而出,遂即悲啼泣泪。三个姊妹遂将天衣,共乘此小儿上天而去。天公见来,知是外甥,遂即心肠怜悯,乃教习学方术伎艺能。至四五日间,小儿到天上,状如下界人间,经十五年已上学问。公语小儿曰:“汝将⑨我文书八卷去,汝得一世荣华富贵。倘若入朝,惟须慎语。”小儿旋即下来,天下所有闻者,皆得知之,三才俱晓。天子知闻,即召为宰相。于后殿内犯事,遂以配流西荒之地。于后,官众游猎,在野田之中,射得一鹤,分付厨家烹之。厨家破割其鹤嗉中,乃得一小儿,身长三寸二分,带甲头牟,骂辱不休。厨家以事奏上官家,当时即召集诸群臣百寮,及左右问之,并言不识。王又游猎野田之中,复得一板齿,长三寸二分,赍将归回,捣之不碎,又问诸群臣百官,皆言不识。遂即官家出敕,颁宣天下,谁能识此二事,赐金千斤,封邑万户,官职任选。尽无能识者。时诸群臣百官,遂共商议,惟有田章一人识之,余者并皆不辩。官家遂发驿马走使,急追田章到来。问曰:“比来闻君聪明广识,甚事皆知。今问聊天下有大人不?”田章答曰:“有。”“有者谁也?”“昔有秦故彦是皇帝之子,当为昔鲁家斗战,被损落一板齿,不知所在。有人得者,验之官家,自知身得。”更款问曰:“天下有小人不?”田章答曰:“有。”“有者是谁也?”“昔有李子敖身长三寸二分,带甲头牟,在于野田之中,被鸣鹤吞之,犹在鹤嗉中游戏,非有一人猎得者,验之即知。”官家道好。又问:“天下之中有大声不?”章答曰:“有。”“有者何也?”“雷震七百里,霹雳一百七十里,皆是大声。”“天下有小声不?”章答曰:“有。”“有者何也?”“三人并行,一人耳声鸣,二人不闻,此是小声。”又问:“天下之中,有大鸟不?”田章答曰:“有。”“有者何也?”“大鹏一翼起西王母,举翅一万九千里,然始食,此是也。”又问:“天下有小鸟不?”曰:“有。”“有者何是也?”“小鸟者无过鹪鹩之鸟,其鸟常在蚊子角上养七子,犹嫌土广人稀。其蚊子亦不知头上有鸟,此是小鸟也。”帝王遂拜田章为仆射。因此以来,帝王及天下人民,始知田章是天女之子也。(《敦煌变文记》)
注释
①茇(bá):草根。②得不:得否。不,通“否”。③属:通“嘱”。④深举:好好隐藏。⑤咬齿:开言求告。⑥拂模:抚摸。⑦老:郭在贻等人著《敦煌变文集校议》中认为,“
”疑即“妪”字误书。⑧乃此悲啼泣泪其公母。乃两个阿姊语小女曰:据郭在贻等人著《敦煌变文集校议》,这两句话应如此断:“乃此悲啼泣泪。其公母及两个阿姊语小女曰。”公母指天公、天母。乃,当为“及”。⑨将:拿去。
说明
选自王重民等人编《敦煌变文集》中句道兴撰《搜神记》。本篇即属于广泛流传于全世界的“天鹅处女”型故事,是在干宝《搜神记》中《毛衣女》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发展的,故事曲折丰富,叙述描写生动传神,文字接近口语,是来自口头,由文人记录得最生动最完整的在一千多年前即已成书的一篇古童话。阿拉伯著名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与本篇基本情节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