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平
黄初平者,丹溪①人也。年十五,而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②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
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仙道如此,吾可学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
初起便弃妻子,留住就初平学,共服松脂、茯苓③。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④,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于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其后服此药得仙者数十人。(《神仙传》卷二)
注释
①丹溪:水名,在今浙江义乌,称兰溪。②金华山:在今浙江金华北,一名常山,又名长山。③茯苓:菌类,寄生于松根,块状,可入药。神仙家服食松脂、茯苓以为仙药。④日中无影:神仙家修炼的最高境界。神仙家认为通过练气、服丹(药)、辟谷、吐纳等手段达到“正立无影,疾呼无声”的境界,即可无翼而飞,长寿千岁而不老。
说明
黄初平,又称“皇初平”,相传就是神农时的雨师赤松子,服食水玉,后得仙而去。今天在香港备受崇敬的黄大仙,就是黄初平。黄大仙在广大华南地区受到崇奉的原因,一方面是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的压力增大,一些人企图通过对神仙的信仰寻找精神依托;另一方面,黄大仙叱石成羊之类的法术对于现代商业社会中渴望发财致富的市民阶层有很大的诱惑力。人们希望通过拜黄大仙获得好的命运,并能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日进斗金。当然,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思想,是消极的,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