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有鬻楯与矛者①,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②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③。(《韩非子·难一》)
注释
①鬻(yù):卖。楯:通“盾”。②陷:刺穿。③不可同世而立:不可能同时存在。
说明
韩非子引用这则寓言,是为了揭露儒家文士“以文乱法”的思维矛盾,但我们从中所得到的启发却是,说话做事要讲求实际,恰如其分,切不可有市侩习气,利欲熏心,自吹自擂,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