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基础》简介
《药物学基础》这本书是由.王博主编创作的,《药物学基础》共有196章节
1
内容提要
本书参考了近期出版的各类药物学相关教材和书籍,认真吸取它们的优点,编写时进一步融合了药物治疗学的相关内容,同时对收录的药物和编排形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突出教材的...
2
编委会
BIANWEIHUI 主 编 王 博(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副主编 廖 红(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参 编 (排名不分先后) 黄妍卓(重庆市中医院) ...
3
前言
本书紧扣高职高专院校药学、药品经营和管理、化学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专业工学结合的培养目标和“药物学基础”教学大纲,密切联系后续专业课程,是一本...
4
目录
目 录 内容提要 编委会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药物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二、药物的命名 三、药品的质量和质量标准 四、国家基本药物及其遴选...
5
第一章 总论
药物学基础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它以有机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有机地融合了传统的药物化学和药...
6
第一节 药物基本知识
...
7
一、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及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
8
二、药物的命名
药物名称是药物的标志,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名称。药物名称通常包括3种类型,即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 通用名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
9
三、药品的质量和质量标准
(一)药品的质量评定原则 药品作为维护人类健康的特殊商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药品在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受到相应法规的严格...
10
四、国家基本药物及其遴选原则
(一)国家基本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是经国家发改委、卫健委等9部委科学评价制订和公布的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其特点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
11
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一)药品分类管理及其意义 药品分类管理是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作相应的管理规定。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可...
12
六、处方知识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是医师针对...
13
七、药学服务(PC)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PC)是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社会公众(包括医药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其他关心用药的群体等)提供直...
14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学科,简称药效学。它阐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效应及机制、药物的量效关系、构效关系及药物相互作用...
15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例如,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上α、β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是药物的作用,由此引起...
16
二、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 构效关系是指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物效应的关系。药物根据其作用方式分为非特异性结构药物和特异性结构药物。前者的生物活性主要取决于药物分子的理化...
17
三、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药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研究药物如何起作用、在何处起作用的问题。它不但有助于阐明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本质,从而有可能提高药物疗效,而且也能为...
18
四、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
(一)受体的概念 受体是能识别生物活性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受体是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蛋白质,大多数存在于细胞膜,少数存在于...
19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动学用研究应用数学的方法定量地描...
20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的体内过程可归纳为药物的转运(吸收、分布、排泄)过程和药物的转化(代谢)过程,药物的体内转运是指药物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运动过程,又称跨膜转运。根据转运机制不同...
21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体内过程即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药物在体内形成和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决定了药物起效的快慢、作用强弱及持续时间长短。 (一)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
22
三、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同时发生的动态过程,由此产生了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表现为药物效应的显现与消失的过程。 (一)时量关系 ...
23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产生药理作用及效应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给药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适当,大多数患者可产生预期的药理效应,但对于具体患者来说,药物效应可有一定的甚...
24
一、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
同一药物可有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率不同,所引起的药效不同。通常注射制剂较口服制剂吸收快;口服制剂中溶液剂较片剂、胶囊剂吸收快、起效...
25
二、给药时间、次数及疗程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用药时间规定。一般情况下,饭前给药吸收较好,发挥作用较快;饭后给药吸收较差,显效也较慢。易受胃酸影响的药物可饭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
26
三、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联合应用是临床常见的用药方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除达到多种治疗目的外,主要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广义的药物...
27
四、遗传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遗传基因的差异是构成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决定因素。人与动物之间和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差异称为种属差异。药理研究在动物实验阶段要考虑种属的选择,在动物实验中观察的效果,...
28
五、精神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精神状态和情绪对药物疗效有很大影响,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可影响降压药、镇静催眠药的疗效;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可影响抗肿瘤药、抗菌药的治疗效果。严重者可引起机体内分泌...
29
六、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疾病是影响临床用药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肝脏、肾脏及心血管疾病可对药物的作用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某些组织器官的受体数目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导...
30
七、特殊人群用药
特殊人群主要是指孕妇、新生儿、婴幼儿、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等,他们在生理、生化功能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影响药物的药动力学过程,其药动力学参数与一般人群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