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渗透性利尿药

四、渗透性利尿药

渗透性利尿药又称脱水药,为低分子量非盐类物质。静脉注射,体内不被代谢,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组织中水分进入血液,使组织脱水;经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青光眼及预防急性肾衰竭。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等都是这类性质的药物,见表5-13。

表5-13 常用的渗透性利尿药

点滴积累

1.利尿药根据其效能和作用部位可分为3类,即强效利尿药(代表性药物呋塞米)、中效利尿药(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和弱效利尿药(代表药物螺内酯)。

2.典型利尿药的记忆可与药物的作用部位和分类相结合。因肾小管各段的不同部位对钠重吸收不同,故作用于不同部位的利尿药排钠量有别,即利尿强度不同,而作用于同一部位的利尿药有着相同强度的作用。

3.呋塞米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不良反应有水电解质紊乱、耳毒性、诱发痛风。氢氯噻嗪主要用于治疗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和高血压,不良反应有电解质紊乱、高血氨、高尿酸血症、高血糖。螺内酯主要用于伴有醛固酮增高的顽固性水肿,如肝硬化腹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病综合征水肿,不良反应有高血脂、消化道功能紊乱、性激素样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