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焦虑及抗抑郁药

二、抗焦虑及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是用来消除神经官能症的焦虑症状的一类药物,可使精神患者稳定情绪,减轻焦虑、紧张状态,并可改善睡眠。苯二氮类仍然是临床首选的抗焦虑药,代表药物是地西泮(详见第一节镇静催眠药)。丁螺环酮为新型抗焦虑药,较少引起镇静、昏睡及抑郁等副作用,对从事驾驶等有关技术工作的患者几乎无影响,无药物依赖性和成瘾性,是一种较好的抗焦虑药,可用于各种焦虑症的治疗。丁螺环酮与乙醇或其他中枢抑制药合用,可使中枢抑制作用增强;与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s)和大剂量曲唑酮合用,可能引起5-羟色胺(5-HT)综合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合用可使血压升高;与氟哌啶醇合用可使后者血浓度升高,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与氯氮平合用可增加胃肠道出血和高血糖症的危险。根据焦虑特征和药物作用时间长短选药:发作性焦虑选用短、中效药物;持续焦虑则多选用中、长效药物。

抑郁症也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以持续的心境恶劣与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随认知或精神运动障碍或若干生理功能的改变。抗抑郁药按作用机制可分为:①去甲肾上腺素(NA)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为丙米嗪;②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代表药物为托洛沙酮;③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s),代表药物为氟西汀。

知识链接

抑郁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抑郁症与大脑神经递质5-HT和NA的减少有关。患抑郁症除了付出严重的感情和社会代价之外,经济代价也是巨大的。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见表2-6。

表2-6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

各种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大体相当,有效率为60%~80%,应综合考虑临床症状特点、药物作用特点、患者躯体状况和耐受性、既往用药史等选择合适的药物。①伴有明显激越者可优先选用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②伴有强迫症状者可优先选用氯米帕明;③伴有精神性症状者往往需要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合用舒必利、利培酮、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④伴有明显失眠和焦虑症状者可合用苯二氮类;⑤既往用药史对复发患者的选药尤其重要:治疗曾经有效、后因减量或停药而导致复发者,用原药大多仍有效;曾经足量足疗程应用仍无效或充分的维持治疗仍不能阻止复发者,应更换药物。

点滴积累

1.氯丙嗪有安定、镇吐、降温、阻断α受体和M受体的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

2.苯二氮类是临床首选的抗焦虑药,代表药物是地西泮。

3.各种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大体相当,应综合考虑临床症状特点、药物作用特点、患者躯体状况和耐受性、既往用药史等选择合适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