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损害

胃肠道损害是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例如,水杨酸钠、吲哚美辛、阿司匹林、保泰松、甲芬那酸、吡罗昔康等都可以引起消化不良、黏膜糜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严重者可致穿孔。不能耐受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或大剂量使用者、年老、有胃肠出血时、溃疡史,或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抗凝血药均是造成胃肠道损害的危险因素。

2.肾损害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肾损害的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及水钠潴留、高血钾等。例如,布洛芬、萘普生可致肾病综合征,酮洛芬可致膜性肾病,吲哚美辛可致肾衰竭和水肿。

3.心脑血管损害

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在临床使用中都表现出可能增加使用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倾向。

4.其他不良反应

多数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出血时间延长,还可能引起头痛、头晕、耳鸣、视神经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报道称会造成肝损伤等。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的预防:①尽可能避免大剂量长期应用;②发现药物致消化性溃疡或出血、肾损害等应及时停药,并积极治疗并发症;③尽量避免和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对用药的影响,如既往有溃疡病、高血压等疾病或同时使用利尿剂、皮质激素、氨基苷类抗生素等;④老年人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⑤合理选用不良反应小的品种和剂型,如肠溶阿司匹林或肠溶萘普生对胃肠道的损伤比常规制剂小,可用其肠溶制剂代替常规制剂;⑥加用胃黏膜保护剂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损害,如米索前列醇具有抗分泌及胃黏膜保护作用,能减少药物对胃及十二指肠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