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其他药物
(一)RAAS抑制药
CHF发病过程中,心肌在各种促生长因子的刺激下,发生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增多、心肌组织纤维化等形态结构变化并伴有功能减退,称为心肌构形重建,简称心肌重构。心肌重构导致CHF恶化,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长期应用ACEⅠ能防止和逆转心肌重构,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本类药物已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广泛用于临床。
1.ACEⅠ和AngⅡ受体抑制药
本类药能减少AngⅡ产生,阻断AngⅡ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从而增加心脏排血量,缓解CHF症状。此外还能防止和逆转心肌重构。本类药现已作为治疗CHF的基础药物广泛使用。
2.醛固酮受体阻断药
常见药为螺内酯。发生CHF时,醛固酮水平可增高20倍,大量醛固酮除引起血容量增加外,还有明显的促生长、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心律失常作用。螺内酯既可利尿消肿、减少血容量、改善临床症状,又可逆转心肌重构、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与ACEⅠ合用效果更佳。
难点释疑
β受体阻断药为何可以用于CHF的治疗
β受阻体断药抑制心肌收缩,过去一直禁用于CHF。随着对CHF神经、体液变化的认识,β受体阻断药开始试用于临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及冠心病等心力衰竭。经大量临床实验证明,β受体阻断药不仅能改善CHF症状,而且可延长患者生命,目前已被推荐作为治疗CHF的常规用药,β受体阻断药抗CHF作用与阻断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和抑制RAAS激活有关,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并与强心苷、利尿药及ACEⅠ合用,以提高疗效并对抗其负性肌力作用,同时还需注意适应证,排除禁忌证。
(二)利尿药
利尿药促进Na+和水的排出,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负荷,能改善心脏能并消除CHF的水肿症状,其分类常用药见第五章。
(三)血管扩张药
血管扩张药治疗CHF的机制是扩张静脉,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脏负荷,缓解肺循环淤血症状;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血流阻力,使心脏负荷减轻,增加心脏排血量,改善组织供血。按照药物对血管的选择性可分为:①主要扩张静脉药,如硝酸酯类(见本章抗心绞痛药),主要用于肺静脉淤血明显者:②主要扩张阻力血管药,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肼屈嗪、ACEⅠ等,主要用于外周阻力高、心排血量明显减少者:③扩张动静脉药,如硝普钠、哌唑嗪等,用于心排血量低、肺静脉淤血的患者。
针对各类用于治疗CHF的药物,如何针对具体病情合理选用,在此作一个简单的归纳。
1.利尿药的选择
轻度心力衰竭首选噻嗪类利尿药,常可获得满意疗效。中度一般多需加用保钾利尿药,无效时应用高效能利尿药;心力衰竭选用高效能利尿药与留钾利尿药合用,效果不佳时加用噻嗪类,或间断给予呋塞米肌内或静脉注射,或布美他尼口服;顽固性水肿可用大量呋塞米,或噻嗪类和ACEⅠ联合应用。
2.血管扩张药的选择
对心力衰竭已不主张常规用肼屈嗪和硝酸异山梨酯,更不能用以代替ACEⅠ。而ACEⅠ除了发挥扩血管作用改善心力衰竭时的血流动力学、减轻淤血症状外,重要的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代偿性神经、体液的不利影响,限制心肌、小血管的重塑,以达到维持心肌功能、推迟心力衰竭的进展、降低远期死亡率的目的。
3.强心药的选择
①强心苷。速效类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常用去乙酰毛花苷及毒毛花苷K,中效类和慢效类适用于中度心力衰竭或维持治疗,最常用地高辛。②非苷类正性肌力药氨力农,主要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4.β受体阻断药
可选用比索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等。
点滴积累
1.CHF的药物治疗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强心,减负改善心输出量,缓解患者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和静脉系统淤血的症状;二是防止或逆转长期CHF引起的心血管重构。
2.治疗CHF的药物主要有正性肌力药(包括强心苷类、β受体激动药、磷酸二酯酶抑制药以及钙敏化剂)、抑制RAAS药、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及血管扩张药等。
3.强心苷类药物通过增加细胞内Na+浓度,β受体激动药、磷酸二酯酶抑制药通过增加细胞内cAMP的量,最终使细胞内Ca2+浓度增加而产生作用。强心苷类药物毒性大,安全范围小,不良反应多,但仍为一线药物。
4.ACEⅠ和AngⅡ受体抑制药通过减少AngⅡ产生,阻断AngⅡ与受体结合,从而增加心脏排血量,缓解CHF症状。此外还能防止和逆转心肌重构。本类药物是治疗CHF的基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