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变化

八、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变化

长期反复用药可引起机体(包括病原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1.耐受性

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药效降低,增加剂量可保持药效不减,这种现象称为耐受性。交叉耐受性是指对同类药物中的一种药物产生耐受性后,对其他药物也会产生耐受性。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对化学治疗药产生的耐受性称为耐药性,也称为抗药性,是化学治疗药长期反复使用的必然结果。

2.依赖性

依赖性可分为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生理依赖性也称为躯体依赖性,是反复用药造成机体对药物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可产生一系列痛苦且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精神依赖性是指反复用药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感觉,停药后产生主观不适,但无戒断症状,渴望再次用药,以获得满足或避免不适感。

点滴积累

1.影响药物作用的药物方面的因素有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给药时间、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2.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方面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精神因素,遗传因素,机体的肝、肾功能状态等。

3.特殊人群是指孕妇、新生儿、婴幼儿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要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用药特点,以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长期反复用药可引起机体(包括病原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发生变化,主要变现为耐受性和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