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类药物

五、生物制品类药物

生物制品类药物是以人或动物组织为原料制备的一类生物活性制剂。生物制品类药物往往是由多种活性成分混合组成的药物,如疫苗、免疫血清等。

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的特异性活疫苗,属特异性免疫制剂。目前,临床应用的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疫苗,利用牛型结核杆菌在特种培养基中多代移种后制备而成,对人体无致病作用,但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力。我国规定,新生儿出生后即接种卡介苗,以后每4年作1次结核菌素试验复查,阴性者加种,直到15岁为止。

卡介苗原仅用于预防结核,后在临床应用中又发现其还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现常采用瘤内注射、胸腔内注射及皮肤划痕等方法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对恶性黑色素瘤、肺癌、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均有一定疗效。

此外,卡介苗还可用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小儿感冒的预防以及成人慢性气管炎的防治。

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特异性疫苗,属特异性免疫制剂。制备方法是用麻疹病毒减毒株接种鸡胚细胞,经培养后收获病毒培养液,而后冻干而得。应用范围包括8月龄以上的易感人群及接触患者后的应急接种,属我国新生儿强制接种疫苗范畴。

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

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是将流感病毒接种于9~10日龄鸡胚尿囊腔中,培养1~2 d后收获尿囊液,经灭活和无菌试验合格后,采用超速离心等方法进行浓缩和纯化得到的病毒原液。接种该疫苗可有效减少发生流感的概率,减轻流感症状,还可防止肺炎、心肌炎等流感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百白破混合制剂、流脑疫苗等多种疫苗均属生物制品类药物,其制备与应用方法基本类似于前几种疫苗,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免疫血清

又称抗血清,是指含有某种特定抗体的血清制剂。临床常用的包括抗毒素、抗病毒血清等。抗血清是利用抗原(如毒素、病毒等)多次免疫动物,诱导其产生抗体,再提取、精制其血清,利用血清中的抗体对抗侵入机体的毒素、病毒等,起到治疗作用。

常见的抗血清有破伤风抗毒素血清、抗狂犬病毒血清、抗蛇毒血清、白喉抗毒素血清等。

点滴积累

1.干扰素可用于某些病毒感染(包括乙肝、丙肝、尖锐湿疣等)、Hairy细胞白血病、Kaposi肉瘤的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热、感冒样综合征、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一些神经系统症状。

2.常见酶类药物可分为消化酶类药物、纤溶酶类药物、抗肿瘤酶类药物、抗菌酶类药物、其他酶类药物及辅酶类药物。

3.L-天门冬酰胺酶对恶性淋巴瘤、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肿瘤具有较好疗效,但单独应用时缓解期短,且易产生耐药性,临床上大多与其他化疗药物合用。

4.聚肌胞苷酸可诱导干扰素的产生,能增加抗体形成、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作用类似于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临床常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辅助治疗。

5.香菇多糖具有免疫增强活性,并可通过免疫增强功能发挥抗肿瘤、抗感染作用,临床常用作恶性肿瘤放、化疗的辅助用药。

目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生物药物药理学特点的是(  )。

A.不良反应少

B.药理活性强

C.针对性强

D.毒性低

2.在生物药物制剂过程中,无须特殊注意的是(  )。

A.避免染菌

B.保持低温

C.不可使用玻璃器皿

D.保持适中的pH值

3.不属于生物药物的常见给药途径的是(  )。

A.口服

B.肌内注射

C.透皮

D.吸入

4.根据干扰素的药理活性,其适应证包括(  )。

A.上呼吸道感染

B.红斑狼疮

C.2型糖尿病

D.病毒性肝炎

5.以下患者适用丙种球蛋白的是(  )。

A.运动员甲,运动所致腰部肌肉拉伤

B.老年人乙,患冠心病

C.中年女性丙,患带状疱疹

D.小学生丁,患流行性感冒

6.目前,治疗艾滋病的首选药物是(  )。

A.拉米夫定

B.阿昔洛韦

C.齐多夫定

D.利巴韦林

7.香菇多糖对抗肿瘤的主要机制为(  )。

A.直接杀伤作用

B.免疫增强作用

C.阻碍新生血管形成

D.破坏肿瘤细胞核苷酸代谢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酶类药物中,可在化妆品中用作抗衰老成分的是(  )。

A.L-天门冬酰胺酶

B.超氧化物歧化酶

C.尿激酶

D.胃蛋白酶

E.辅酶Q10

2.属于胞二磷胆碱适应证的是(  )。

A.帕金森综合征

B.急性卒中

C.术后神经损伤

D.阿尔茨海默病

E.青光眼

3.属于我国新生儿强制接种疫苗的是(  )。

A.卡介苗

B.麻疹疫苗

C.流感疫苗

D.艾滋病疫苗

E.甲肝疫苗

三、简答题

1.简述生物药物的药理学特点。

2.简述生物药理的化学属性分类,并各举一例。

3.简述L-天门冬酰胺酶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

四、实例分析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使用中要求:“应准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接受注射者注射后应在现场休息片刻。”试分析提出上述要求的原因是什么,并从生产方面分析产生该原因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