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绞痛药
2025年08月10日
第四节 抗心绞痛药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综合征,典型发作为胸骨后或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性疼痛或闷痛并向左上肢放射。疼痛是由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局部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以及类似激肽样等物质堆积,刺激心肌自主神经传入纤维末梢有关。心绞痛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知识链接
心绞痛类型
根据WHO的意见,心绞痛分为3种类型:①劳累性心绞痛。特点是由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增加心肌需氧量的因素所诱发。此类型又可分为稳定型、初发型和恶化型心绞痛。②自发性心绞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多发生在休息或睡眠时。此类型包括卧位型(多在夜间发作)、变异型(冠状动脉痉挛所致)、中间综合征和梗死后心绞痛。③混合性心绞痛。特点是在心肌需氧量增加或无明显增加时均可发生。临床常将初发型、恶化型及自发性心绞痛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供氧与耗氧严重失衡是引发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抗心绞痛药主要通过降低心肌耗氧和增加心肌供氧,恢复氧的供需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影响心肌耗氧量的主要因素是心肌收缩力、心率和心室壁张力,而心室壁张力又取决于心脏前负荷与后负荷。影响心肌供氧量的主要因素是冠状动脉阻力、侧支循环及心肌舒张时间。
常用于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包括NO供体药物、β受体阻断药和钙通道阻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