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写变乐写的练笔育人之道

(三)探索创写变乐写的练笔育人之道

写作教学多轮实验启示我们:问题多因的练笔教学需要整体改革,由练笔应试转向练笔育人,由任务性练笔观转向生长性练笔观,由共性练笔训练转向个性练笔训练。改革的关键是建设文心课堂,引导有创意的表达,营造学生语言个性发展的精神家园,练笔育心是总开关。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52],练笔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熔炼、自我发现自我教育、有创意表达的复杂实践活动,是做事风格、做人品格、作文升格的整合修炼。以文育心,以心炼文,人情练达即文章。

2003年9月以来,我(卿平海,下同)激情投入语文新课程教学。坚持天天练笔,促使学生享受诗意生活;完善创新作文,让学生语言个性享受快乐阳光;实践创意阅读,营造平等对话的精神家园;尝试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谐发展……数百个创意点及其生动的故事,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深刻的反思,酸甜苦辣尽尝,30多万字的《语文新课程创意教学》[53]就是我的系统总结,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巢宗祺教授写序嘉许。该专著获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以此为基础研发的网络课程《初中语文新课程创意教学》,获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一等奖。

《语文新课程创意教学》用18万字总结由创写变乐写的练笔育人之道。第一章“天天练笔 促使学生每天享受诗意生活”,分体验性练笔、技法性练笔、创意性练笔三节,总结了情景写真、活动写意、生活感悟、成长日记、观察练笔、仿写练笔、想象性练笔、反思性练笔、思考性练笔等诸多方法。第二章“创新作文 让学生语言个性享受快乐阳光”,总结了作文起始课、作文专题课、作文评改课的课堂创新作文,立意创新、选材创新、构思创新、写法创新、语言创新、拟题创新的自主创新作文。在第三章“创意阅读 营造平等对话的精神家园”里,用第三节“阅读性练笔,对话心灵世界”,介绍了游戏性练笔、写读书随感、总结阅读方法等练笔策略。

针对被动的、统一任务的、苦练技法的练笔教学问题,我们提出了主动的、自由选择的、张扬个性的、享受写作快乐的练笔生长观。语文新课标“每年练笔不低于1万字”“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的全新要求,这可以达到吗?三轮教改实验的“天天练笔”,让学生不亦乐乎。根据典型练笔学例,总结了学生练笔过程问题解决的12个策略,提炼了新课程视野的练笔教学理念:练笔教学要伴随学生成长历程,练笔教学要悦纳全新学习方式,练笔教学要融入学生生活过程。还用“练笔是咱自家事,我的练笔我做主”“我的生活我来写”“我用我手写我心”“你是我的知己”等教学主张引领学生练笔实践过程,促使学生享受诗意生活[54]

承担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中学自主选择性课程研究”,从1999年开始,在学校连续开设“大语文与创意学习”选修课。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凸显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新要求:突出语文的生活化,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突出语文的综合化,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听说读写能力整体提高和学科交叉整合;突出语文的信息化,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以“互联网+语文”促进语文的现代化;突出语文的个性化,以创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特长。怎样由共性化课程转向个性化课程,由传承式语文课程转向创新式语文课程?我总结自己教学经验写成的校本教材《大语文与创意学习》,被四川省教育厅选为首批普通高级中学选修课试用教材,着重探讨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意学习能力问题。

我与学生一起做过很多选修课活动专题,如立体观察、异想天开、新体验作文、与名人聊天、“西部论坛”调研、即兴广告创意与营销、1+1=?、创绘新形象、我评“韩寒现象”、感悟生活、咬文嚼字、品读茶文化、校园幽默、社区文化建设策略、成都小吃研究、从三星堆到天府广场、李冰治水与府南河工程。近年,尝试微课程开发,开设“微辩论”“微话剧”“微电影”“微新闻”“微故事”,学期轮换,我和学生欲罢不能,不亦乐乎。

根据语文创意教学生态观,尝试构建生态性的选学环境。集体选学时,每一个专题教学的基本程序是“芝麻开门→思维广场→创意天地→学习评价→活动感悟”[55]。专题研究小组是选修课教学的一种常用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性的选学环境。专题研究小组有两种形成方法:一是自报研究问题时,研究相似问题的学生组成一组;二是先学生自愿组合,在讨论中协商,提出研究问题。学生最初提出的问题往往很大,比如研究文学、语言、西部开发等,这时我便引导学生聚焦有价值的问题点,寻找研究切入角度,最后确定一个比较有把握的微小课题。课题选定后,民主选举产生课题组长,由组长组织学生围绕《课题开题讨论细则》进行课题论证、研究方案设计和人员分工。学生根据老师提的意见反复修改方案,方案经家长、班主任和我签字后,小组开始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每次活动后组长要负责填报课题研究记录表,便于教师跟踪和监控。课题计划完成后,小组反复讨论每个学生写的研究收获,由组长执笔写研究报告或参与课题汇报会。这样写出的研究报告,是以前作文无法比拟的。

《我们走上校本课程之路》[56]在《人民教育》上发表;《在选修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创意学习能力的实践》[57]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研讨会”(苏州)上交流后,成为封面推荐要文,发表在《创新教育》上。《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初探》[58]在中国教育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上交流,并收入论文选集。我在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中,探索识字教学策略的提炼和公平教育的实施[59];在教育部“国培计划”、全国性学术会议[60]、省市教师培训中,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策略,分享创意练笔的典型案例。

随着教改研究的深入,有一个意识越来越强烈:语文教师自我更新是学生语文创意学习的前提和保障。于是,我满腔热情地投入探寻语文教师自我更新和团队共生发展的新路子中。承担成都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师创新素质教育研究”的主研工作,2002年研究成果获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承担成都市教育局安排的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带徒弟任务,所带三位徒弟都成长为语文名师,我被评为优秀导师。

2012年成都市教育局首批名师工作室卿平海工作室成立,我们以“共建共享,创意语文,诗意生活”为工作室核心理念,以语文课堂创意教学为工作室研修主题,以任务驱动开展磨课沙龙、课例研究、送教下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题讲座、访学问道等研修活动。三年里,工作室成员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10多篇,在省内外上公开课、做讲座数百次,《语文课堂创意教学》[61]专著收录了5个作文专题的创意问道、创意寻道、创意论道、创意悟道的课例研修成果,获成都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令人欣慰的是,语文创意教学促使我们工作室每个成员自我超越,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刘勇成为我省最年轻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张速被评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成都市特级教师;岳国忠在全国赛课获特等奖,被评为成都市学科教学带头人;特别值得庆贺的是金堂县清江镇可口可乐希望学校的胡春霞由县级骨干教师发展为成都市特级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我也再次焕发学术青春,兼任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参与国家精品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62]《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教材编写、示范课教学、作文微课录制。与成都师范学院合作,组织四川省语文教学名师就学生怕写作文问题怎样解决、作文第一课如何激趣、作文教学怎样更有趣等62个作文微问题进行了探讨[63]。被教育部聘为“国培计划”专家、基础教育课程语文教材审查专家,应邀在省内外参加名师论坛,分享我们工作室的经验[64],为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公开课做学术报告[65]

与此同时,张速老师也在探索创写变乐写的练笔育人之道[66]

2005年7月,张速老师调入成都市实验小学。这十多年,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幸福语文,在班主任工作中探索幸福德育,潜心探寻乐学变幸福的教育之道,逐渐形成了“快乐读文养性、快乐作文育心”的幸福语文教学特色。

创造实施快乐识字写字。综合运用趣味识字法、字理识字法、字族文识字法、动作表演释词法等,每月组织一次识字写字比赛。

创造实施快乐阅读教学。用课文预习单、语感培养法[67]、思路图示法、探究性阅读、表演课本剧等方法改进课内阅读;一二年级用《日有所诵》、三四年级用《古诗75首》《论语》、五六年级学生用讲解国学经典的方式引导同读共享,三四五年级暑假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平时和节假日自选自读交流,以此形成三个课外阅读系列,形成书香生活氛围。语文阅读课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议论纷纷、写写练练,情趣盎然。课堂探究性阅读与课外趣味阅读互动互促,阅读理解因探究克服肤浅,走向深度阅读;阅读因体悟克服枯燥,深刻领悟人文意蕴[68];阅读理解因分享克服偏见,而快乐增值[69]。近年,又尝试群文阅读,实验生态阅读,并用微课深研来不断改进[70]。还优化课堂阅读练习[71],改进课外阅读作业[72],减负增效提质。

创造实施快乐作文教学。小学一年级看图说话,用认认真真看、清清楚楚说、工工整整写“三阶递进”,将观察、说话、写话协调发展[73]。巧用教材,尝试通过语句仿写进行低段习作起步[74];尝试通过想象性微习作,让低段仿写走向有创意的表达[75]。三年级侧重语段仿写教学创意探索[76],突破由句到句群的难点。四年级侧重探索语段内容具体化教学创意探索,解决空话变实话的顽症[77]。中低段习作动力的激发是需要持之以恒解决的大问题,游戏性练笔是习作变苦为乐的有效办法[78]。高段不仅侧重篇章仿创,更重视生活写意,通过练笔珍藏成长的多味香[79],促使练笔在真情实感基础上有创意的表达[80]。这样,便构建起了“入格→升格→破格”循序渐进的习作创意教学新体系:低段微练笔,绽放童心童语,学生为雅言而写[81];游戏性练笔,积淀生命言说的快乐,学生为乐趣而写[82];想象性练笔,享受诗意生活,学生为自由而写[83];语段仿创,让练笔在仿写中潜滋暗长,学生为雅意而写[84];具体化练笔,看清楚想明白后写具体,学生为交流而写[85];生活写意,搭建真情抒写的平台,学生为真情而写……这些练笔教学创意,使母语养成顺应儿童天性,将作文化难为易,学生愿写会写乐写,甚至欲罢不能。近年,学生在报纸杂志发表或获奖作文60多篇。

这样有语言温度的创意练笔,更有思维深度、审美高度、文化厚度。

积极投入名师工作室语文课堂创意教学研究,专著《语文课堂创意教学》[86]被成都市教育局评选入“成都教育丛书”,获成都市第13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由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奖。主研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县域生态教育建设研究”结题,侧重探索生态语文的教学实践,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了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四川省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研究”[87],教研论文《群文阅读尚需微课深研》收入四川省教科所该课题成果集[88]。张老师将这些研究与自己的幸福语文、创意练笔理念结合起来,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每阶段的练笔教改理想,远未实现,但我们追求语文素质教育的理念由弱到强。在不断求学、不断教改、不断科研的三个“创意”动点中,贯穿着一条红线——创意练笔教学。这“三点一线”的教学生活方程式,36年求得的解是:创意练笔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会教、灵活教、有创意教引导学生会写、灵活写、有创意写,在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力求教师作文教学个性与学生作文学习个性和谐发展[89]。其发展轨迹如图1-2所示。

图1-2 创意练笔教学发展轨迹

创意练笔论道

练笔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的新要求,练笔效益低、练笔教学有具体要求而无相应的练笔教学理论是困扰写作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应建构创意练笔教学理论来指导,以提高练笔效益。其思路是:国内外视野的写作教学成果的扬弃是创意练笔教学理论研究的坚实基础,新课程视野的写作教学理论是创意练笔教学理念建构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