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想象,使人物有声有色

(三)情理想象,使人物有声有色

小练笔习作课《谁的眼睛在说话》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仿写小练笔促进学生情理想象,使记人状物语段有声有色?本课题选择考虑了两方面的需要:一是学情的需要。学生对已做过的诗歌片段仿写、课文结尾新编、对话仿写等小练笔有兴趣,学生对“眼睛”主题单元阅读很投入。选择眼睛描写的小练笔,不仅能强化仿写兴趣,还能将语段阅读成果转化为语段练笔成果,一举两得。二是教情的需要。《谁的眼睛在说话》为完成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9页的“笔下生花”写眼睛的单元作文做铺垫,以小练笔促进大作文。将眼神描写与心理描写、想象结合,也是四年级习作教学的难点突破[19]

《谁的眼睛在说话》的教学目标是有情趣地观察眼睛、有情味地仿写眼睛。本课教学流程为:

(1)引一引:谈话揭示课题。

(2)试一试:与同学眼睛对话。

(3)读一读:品读课文学方法。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20]

与学生一起发现课文作者观察、描写的巧妙、独具匠心:①饶有情趣地观察眼睛。突出“这双眼睛”与众不同的特点,用关键词概括,如“大”“明亮”“专注”“渴望”“忧郁”。关键词:准确。②富有情味地描写眼睛。联想、想象眼睛会说什么话,如“生怕……生怕……”“虽然……虽然……可是……担心……”联想想象:合情合理,有滋有味。

(4)用一用:我也能仿看仿说。试用下面的语段结构,进行仿看仿说:“你看,这双眼睛,是那样……那样……它……(想象)”

(5)写一写:我还能仿中有创。

(6)改一改:我会借鉴我会改。

(7)赏一赏:我会欣赏我会评。

小狗的眼睛会说话

我八岁那年养了一只小狗,取名为“小健”。它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经常跟我说话呢!

一天下午,我带着一张分数很低的试卷回家,心中充满着忧郁。我一开门,小健就高兴地跑过来,汪汪直叫,还不停地摇着尾巴,十分热情地给我打招呼。我闷闷不乐,小健看了看我,我把自己的情况和小健交流了,小健用它那奇特的眼睛盯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别灰心,这次虽然没有考好,但只要努力,一定会考好的。”我读懂了它的眼睛,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成功。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带着小健出去散步,走到绿荫树下,看见嫩绿的叶子,我的手不禁痒痒起来,伸出手,刚想摘几片叶子来玩,却听见小健“汪汪”直叫唤,眼睛望着我,仿佛在说:“小主人,乱摘树叶是不对的,树也是有生命的呀!”我听到它的叫声,把手缩了回来,摸着小健的头说:“谢谢你提醒我,要爱护花草树木。”

有一天中午,我饿得头昏眼花,想快点回家,这时恰巧碰到红灯,我左看看,右看看,红灯口没有交警,没有过往的车辆,正准备拉着小健闯红灯,小健脚却紧紧抓住地,汪汪直叫,眼睛死死地盯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要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很危险啊!”我只好退出斑马线,小健看了看我,好像在夸我说:“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好样的!”

现在居民楼不许养狗,我只好把小健送给爸爸的好朋友。临别时,我看见小健眼中闪烁着不舍的泪光,仿佛在说:“小主人,我要走了,你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听大人的话,你还要经常来看我哦!”那一刻,我的泪水模糊了双眼,眼看跟自己朝夕相处的小健快走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我一生一世都忘不了小健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因为它给了我友谊,给了我快乐。

(张嘉豪,2009-04-23)

“谁的眼睛在说话”这一练笔教学通过情理想象,使记人状物语段有声有色,该练笔教学创意运用了作文渐递律、通变律、化一律。渐递,就是渐次递进,逐步进步,就是渐变中不断突破与飞跃。通变强调“法无定法”,强调对作文之法的继承、借鉴与革新、创造。化一律则认为作文过程是物我化一、多元化一、言意化一的辩证统一[21]。语段仿写中鼓励创新,体现递变律、通变律;合情合理的想象,拟人化手法,使人的眼睛和动物、玩具等的眼睛会说话,体现化一律。

语文课程标准鼓励通过想象丰富作文内容。第一学段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22]。“谁的眼睛在说话”这一教学创意,使课文精美语段的阅读与学生合情合理想象练笔结合,这不仅仅是教教材而且是用教材教,使读写迁移活动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