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思维立言

(二)发展思维立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决定语言品质。创意练笔要以思维为本,着力学生言语发展。创意练笔要启思育智,以言语思维能力发展为核心,在言语表达中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系统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在思维训练中训练学生言语表达的准确与形象、简明与生动、连贯与得体。创意思维有助于创意表达,创意练笔发展创新思维。

言语发展是人性发展的基础,言语交际是言语发展的标识和动力。发展学生言语,是学生幸福成长的钙和维生素。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实践性是语文的学科特点,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的根本任务。语用立言在创意练笔活动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准确使用语言,生母语之爱;得体使用语言,立德之雅言;简明使用语言,立智之哲言;创造使用语言,立人之新语……通过创意练笔语言运用实践,培养真言善言美言,促进学生语言个性与语文综合素养和谐发展。

语用立言要求我们的创意练笔要激发学生言语生命活力,创意练笔基础知识要在言语理解中掌握,创意练笔基本技能要在言语活动中练习,创意练笔方法要在言语情境中运用,创意练笔评价要在传情达意中体现。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没有真正语言文字运用练习的就算不上创意练笔,没有立言育人的纯语言文字机械训练也不是好练笔。

小学习作一般从三年级起步,能从一年级开始吗?巧用一年级教材,尝试课堂微仿创,为雅言而写。其体系是:巧用教材短文,由读句到仿说仿写句;巧用教材诗歌,由读诗到仿说仿写诗;巧用教材练习,由读词句到仿说写词句[154]。儿童视野的微习作,母语养成的微仿创,绽放童心童语,效果很好。

爱玩是儿童天性,学生练笔能将游戏拒之门外吗?当然不能。不仅不能,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我尝试了游戏性习作[155],比如课堂先组织吹气球比赛,学生又惊又喜,接着让学生说比赛、写比赛,游戏需求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生命言说欲望。在探寻自我的宝藏游戏中,学生兴趣盎然,接着引导学生说寻宝、写寻宝,游戏兴趣诱发了学生习作的生命言说趣味。在有趣的数数传气球背诵游戏中,学生紧张传球、沉着背诵、热烈鼓掌,然后说游戏写游戏,游戏快乐积淀学生习作的生命言说快乐……这种遵从儿童天性的玩作文,学生为乐趣而写,常常会欲罢不能。

雪仅能融化成春天吗?想象,让一切皆有可能。想象性习作,让文字随想象载歌载舞[156]:“关键词句”开花,积淀有意想象的习作语感;“游戏儿歌”仿写,诱发生动想象的习作意趣;“儿童故事”新编,滋养合理想象的习作意念;“快乐体验”分享,提升情感想象的习作境界。想象性习作,学生为自由而写,在想象习作中享受诗意生活。

仿生让科技日新月异,仿写能使作文事半功倍。语段仿创是语句仿写的提升、篇章仿写的基础,更是作文由仿到创的关键。语段仿创起步是有道的[157]:仿扩中心词句,化抽象为具体,形散神聚;催生情化观察,化景语为情语,物我相通;引导创造想象,化物象为意境,创意表达;组织趣味活动,化意愿为意味,自由表达。语段仿创,为雅意而写,让创作在仿写中潜滋暗长。

写得少往往空泛,写得多就具体了吗?具体化习作的奥秘在,体验细腻才能写得具体。通过“哪两个小组全对”的情趣活动,促使叙事有血有肉;通过“谁的眼睛在说话”的情理想象,促使记人有声有色;通过“寻找冬日银杏美”的情境体验,促使写景有条有理。具体化习作,为交流而写;只有看清楚想明白后,才能写具体写细腻。

生活写意是有效应对策略之一,我通过搭建真情抒写的平台,促使学生为真情而写。用成长日记,珍藏学生日常生活的美好记忆;用青春诗语,积淀学生日常生活的真挚情感;用活动感悟,促使学生将体验提炼为真知灼见[158]。一方面努力为学生创造诗意生活,一方面引导学生跟进生活写意,两者互促共进,让学生写真情实感,坚持成自然。

文言文被戏称为第二外语。有调查表明,许多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是不喜欢的。不喜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讲得乏味,背得凄苦,学而无趣。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文言文?我们尝试了诵读、猜译、表演、练笔的活动教学方法,其活动要点是:一要重朗读体验;二要猜读贯始终(先猜后对注释,先猜后查词典,先猜后看资料,边猜边联已知);三要靠语境来选择;四要想象文境,尝试表演;五要鼓励创新,随课练笔。猜译是苦并快乐的跨时空对话,在反复猜译中神交古人,既有趣味,又促进文言知识综合运用、文言阅读能力生长。而古诗文表演则能促进阅读理解的深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如《狼》《木兰诗》等的表演中,学生把“大窘”“眈眈相向”“叹息”“相互将”“惊忙”等神态、动作、声音表演得惟妙惟肖,情境对话有板有眼,特别是学生在查阅资料基础上增补历史背景的“古戏”今演,常常让我和其他学生忍俊不禁,有时还笑出泪来。练笔既可课堂即兴写微话剧、编微电影、续新结尾、补新情节,又可课外改编文言故事、鉴赏文言诗文、评析文言名句。这样的创意练笔,不仅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文言课文,而且积淀文字文学文化素养,切实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