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课微写

(一)随课微写

学生用了很多时间阅读而作文进步小,怎样将读的成果转化为写的成果?读写结合,无疑是有效之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读与写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同。怎样用最少时间取得读写互促的最大成效?这是随课微写的教改立意。

怎样设计微写训练点?是随课微写的难点所在。

2020年3月20日,张老师进行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网课教学后,引导学生创编有趣形声字,开展了“我也来当小诗人”活动: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形声字,看图4,请找出一组这样的形声字,如把“皮”字作为声旁,请自己加部首,猜读音和字义,仿照课文《小青蛙》或图5的格式当小诗人,看谁更有创意。

第6页课文

图4

图5

学生创编的形声字小诗,互不相同,各有情趣:

有日是拂晓,有水能浇花,有火烧得旺,有丝来缠绕,有手挠挠头。(刁晓阳)

有言说出请,有水小河清。有虫是蜻蜓,有心才有情。有目是眼睛,有日天气晴。(邝语桐)

我爱运动到处跳,病毒见我快快逃。脸色红润桃花开,挑选我为好宝宝。(何知予)

玻璃透明能见底,用石破开来取物,水见风来起波浪,衣服披上来保暖。(杨雨瑄)

有钟计时间,有土能种菜。努力往前冲,做人要忠厚。(李怡妍)

铍针能治病,霞帔如彩虹,悠悠隔山坡,疲劳休息无,披上衣服全身暖。(刘昕蕊)

日出天气晴,有个好心情。路上蜻蜓飞,河水清又清。眼睛明又亮,发言要说请。(汤子圻)

妈妈帮我盖被子,我和妈妈做比萨。我们一家爬山坡,回到家里很疲惫。(李宜熹)

风吹起波浪,雨落披衣裳。雷来树被袭,电光如玻璃。(谢炘妤)

苍松清,沧海大。左边提手就是抢,换上木旁就是枪,仓字加舟念作舱。(刘格非)

有言在先是诏书,有水在旁是沼泽,挥挥小手打招呼,太阳出来是昭明。(陈雨辰)

上课不发怔,运动少病症。政治觉悟高,做事要公正。(范析典)

春分色暖雨纷飞,南燕切切盼归兮。百花争芬扮春浓,绿意粉妆吟诗宠。(耿钦垣)

春天桃花开,小秋爱逃课,小兔跳着走,妈妈去挑水。(侯俊彤)

今天下了一场雨,我被淋成落汤鸡,饥肠辘辘肚子饿,饱餐一顿真欢畅。(康皓钧)

老师叮嘱要记住,房梁柱子要牢固,拼音标注要记牢,驻守边关好儿郎,少吃糖果防蛀牙。(李桐颉)

珍珠发光又发亮,蜘蛛房前结网忙。守株待兔不可取,遍插茱萸少一人。(刘迁乔)

有口一声哇,有水是水洼,有虫小青蛙,有女布娃娃。有手高高挂,有木桂花香。(刘思妙)

轮船来往码头靠,蚂蚁搬家运食粮。双口在上就是骂,妈妈爱我不会骂。(卢籽燚)

用火烧,用水浇。东边日出是拂晓,左边绞丝弯弯绕。(马语泽)

用手来抄写,用火来炒菜,闭上嘴巴不要吵,秋收时要争分秒。(牟泓睿)

用言来评语,用土筑坪坝,怦怦心直跳,有石忽砰响,过秤来计量。(漆汐汇)

用水浇,用火烧。手儿挠,尾巴翘。日出东方天刚晓,丰衣足食才富饶。(阙赫成)

小河流水哗啦啦,大树参天白桦林,争奇斗艳百花开,华丽乐章好声音。(沈子涵)

湖水清又清,米糊香喷喷,珊瑚水里长,蝴蝶花丛飞。(孙若曦)

小泥坑,浅水洼;有昆虫,青蛙跳;张开口,哇哇叫;伸出手,向上挂;娃娃哭,叫妈妈。(王舒瑶)

我是小诗人,用手来拄杖,有人须住宿,见水来灌注,靠木是柱子,遇虫就蛀坏,有马必驻扎。(肖思远)

有食能吃饱,有草是花苞。有水是泡泡,有雨下冰雹。(徐菡遥)

双腿能逃跑,双脚蹦蹦跳,双手挑水吃,有树能摘桃。(鄢子喧)

有虫是蜻蜓,有日是天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是情谊。(杨甫君)

君子赶着一群羊,一旁显示呈吉祥,有木在旁做榜样,有气在上不缺氧。(杨睿可)

用心做事情,出日天气晴,有目好眼睛,好言来请教。(于宸欢)

田间长小苗,犬来戏花猫,张口叫喵喵,睁眼四处瞄,小手把它描。(余佳泽)

门里有个人——闪,门里有个口——问,门里有个心——闷,门里有个日——间。(刘子潇)

风吹来飘动,用水来漂白;瓢葫芦舀水,眼睛瞟一瞟。(余子壹)

高高土堆是山坡,蓝蓝大海有水波,干净易碎是玻璃,陶瓷物品容易破,天气寒冷披大衣。(袁与橙)

我和姐姐分蛋糕,她一份我一份,粉色的给姐姐,芬香的给自己。(张益铭)

雨来沙沙响,手来抄生字,有火来炒菜,有口不要吵,争分又夺秒。(郑翔天)

用手披大衣,大衣当被子,水面起波浪,生病体疲劳。(郑彦承)

昨天抄小字,今天炒鸡蛋。明天吵吵闹,原来一秒醒。(周懿宸)

用火点炮仗,点上快快跑,血肉相连是同胞,伸手来拥抱,吃饭才会饱。(刘钦正)

手会挑,足会跳。走之逃,眼睛眺。有木是棵树,树上结满桃。(邹子淼)

过江要坐船,口红涂嘴上,彩虹真漂亮,水缸装水多。(任谭佳懿)

2020年3月4日,笔者在网课教学中,进行续写对联的随课微写,要求学生给上联“岁月如歌,如歌岁月如歌趣”续写下联,学生跃跃欲试,对了不少下联,戴世斌同学的“才气溢胸,溢胸才气溢胸胆”与众不同,受到点赞。

语文新课标教材在练笔设计上做了大量探索,部编教材微写作教学有系统性安排[178],课后有精心设计的练笔习题,从九年级下册可见一斑。

仿照课文,在下面的横线处添加一句,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句承接紧密,和谐一致。1.我是干瘪的稻穗,________;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2.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4.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鱼我所欲也》)

除了海燕这个主要形象,文中还有海鸥、海鸭、企鹅和狂风、乌云、雷鸣这两组形象。选择一组形象,想象一下:如果海燕要向它们表明心志,它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海燕》)

看客是鲁迅笔下常见的形象。课外阅读鲁迅的《示众》《药》等小说,看看其中描写了怎样的看客形象,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并进一步思考,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主要想表达什么。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以《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为题,写一篇小论文。(《孔乙己》)[179]

这些练笔设计既有从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的微写作,又有课外阅读感悟的微写作;既有仿写、扩写、原创等不同训练形式,又有诗歌、议论文等不同文体。

在不同课型里,我们尝试了多样的随课微写。阅读课里,探索词语游戏、词句仿写、语段仿创、修辞模拟、描写刻画、直抒胸臆、即兴作诗、微续写、微插叙等方法,本书一至五章里都有大量的例子。在口语交际课上,探索情景再现,开展写微故事、微新闻、微演讲稿、微话剧本、微电影剧本等活动。我近年在学校开设《大语文与创意学习》选修课,有丰富的案例。作文课里,尝试活动体悟的小作文、写作技法运用的小片段、作文评讲后的微修改等,本书练笔课《聆听心声》《纸随心飞》《神奇的词语游戏》《寻找作文的新亮点》教学实录里,都有这样的随课微写。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里,尝试活动创意微说明、活动流程的微方案、精彩活动的微故事、研究活动的微报告等。这些不同的随课微写,因主题小、形式新、用时少、见效快,深受欢迎。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21课《风筝》后的“读一读,写一写”有22个字词:“筝、秃、蟹、蕾、堕、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笑柄、可鄙、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这些本身毫无联系的词语,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反复抄写,不仅苦不堪言,而且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对此,我引导学生随课微写,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选用词语写一段话或写一首诗,内容要是自己感兴趣的,文体要是自己擅长的,要尽量写出新意来,凡练笔超过10个词的,超一个加一分。这样,学生不仅乐意写,而且质量高[180]

梦 境

梦中虚幻的景色,既有优美的,也有苍凉的。

天色依然那么阴霾,却有一只断线的风筝飘在天空。有的树光秃秃的,有的叶子正依依不舍地向树枝诀别。水波荡漾着,肃杀的深秋包围了我。丫杈上不再有那令我心情舒畅的绿叶,我一个人站在巷尾寂寞无比。尽管还有梅花的花蕾,但我仍然孤寂难耐,憔悴不已。

我再也受不了只有一个人的深秋,便发疯似的边跑边叫,大家都把头探出来看我,于是我成了大家的笑柄。他们嫌恶我,在他们眼中我是可鄙的。在他们放纵的嘲笑声里,我更加无助,更加惊惶了,瑟缩成一团。周围的冷空气如利剑一般,像要虐杀我,我吓坏了,转身跑向什物堆……

梦醒了。我心想,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奇怪的梦呢?于是我搜寻着记忆……忽然,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我前些天不肯宽恕一个人。长辈们多次苦心孤诣地教导我,要学会宽恕别人,可我……也许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哦,不!是教导,它教会了我很多,很多……

(肖梦伊)

寂寞的风筝

秃的丫杈像憔悴的心

堕落的蟹像寂寞的风筝

肃杀的严冬里

可鄙的猎人虐杀着风筝上的生物

嫌恶他的人把这笑柄

荡漾在诀别的时刻

惊惶的孩子

把瑟缩的风筝收回

宽恕让他不与才恍然大悟的猎人较劲

在什物堆中傲然的风筝

正苦心孤诣酝酿着新的寂寞

(杨屹)

从上面的微课微写,可以看到同学们对词语的理解,看到他们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看到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回味。两位同学虽然同时学习《风筝》,但对课文有不同的体验,课文激起了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反省。学生的情思和智慧让“读一读,写一写”那些枯燥的文字跳起了欢乐的舞蹈,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西部论坛”调研选修课后期,我利用辩论会这种形式,对学生已经获得的调研资料进行了二次开发,要求小组记录辩论要点。最后练笔,要求每个学生把“西部论坛”调研活动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生1: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是第一次做专题调研,既陌生又新奇。我是在极度兴奋中度过这一个多月的,每天课外关注最多的是“西部论坛”的消息,天天看报纸、看电视的“西部论坛”报道,天天与同学、父母讨论“西部论坛”问题,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都观察“西部论坛”给成都带来的变化,每周都盼望星期三下午的选修课。老实说,我还是第一次这么倾其全力做一件事,我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一些体验:第一次骑自行车去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第一次搞社会采访,第一次做专题信息搜集,第一次写调研报告,第一次与陌生的同学合作完成一件事,第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辩论……

生2:这次调研活动,我的感受可用酸甜苦辣来概括。别人拒绝我采访的尴尬;与同学合作中的不快;沉浸在收集“西部论坛”信息而把作业置之脑后,面对老师的质问我无言以对的无奈……现在想来还酸溜溜的。在局部戒严的情况下,“诡计多端”地“骗”进会址的快感;在如潮似海的信息中,找到一条“西部论坛”新消息时,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面对老师由衷的赞许,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父母欣慰的微笑……现在心里还美滋滋的。采访时的长途跋涉,写报告时的挑灯夜战,可谓苦不堪言。讨论时的唇枪舌剑,辩论时的针锋相对,真似七星椒,辣得可爱。不管别人怎样看待这次研究尝试,我都毫不犹豫地给自己打了一个大大的100分。

生3:通过这次调研,使我感到了大语文的魅力,读报刊,看电视,听广播,做采访,搞辩论,写报告……实际上,我在读社会这本无字的活书,读同学、老师、父母、市民特别是自己这本无价的心书;与其说是写调研报告,不如说是在写社会进步、写心灵世界、写自己的成长;与其说是探究“西部论坛”,探究西部大开发,倒不如说是探究怎样进行有效学习,探究自我学习潜能的大开发。

作为这次“西部论坛”调研活动的指导教师,我的感受也和我的学生一样,十分激动,感慨颇多。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社会实践能力,我战胜自我,冒着风险,放飞了几十个学生,让他们独自去陌生的地方采访,自己却焦躁不安地守着电话,盯着传呼,或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或在校门口翘首以盼,或者与学生联系……当看到飞回来的兴奋不已的学生,我的高兴不亚于当年我国原子弹实验成功爆炸、人造地球卫星顺利上天。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交流感想,一起搜集信息、分析不同观点,一起辩论、说长道短……我常常为学生的独特感受而心动神摇,我一次次为学生的新颖观点而拍案叫绝,我一次次被学生的探索精神、研究潜力折服……徜徉在教学相长、其乐融融的王国里,我也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