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情化观察,化景语为情语

(三)催生情化观察,化景语为情语

观察不仅要客观仔细,也要主观感悟。语文新课标对三四年级学生不仅要求留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42]。学生观察中普遍存在景与情相离、物与意相异、物与我相悖的状况,为解决这一问题,便产生了催生情化观察的教学创意。结合所学课文语段,我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动物、玩具等进行情化观察尝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翠鸟》有这样的语段: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长又尖的嘴。

该段围绕“鲜艳”一词,分别从头部、背部、腹部作具体描写,描写颜色的词语不仅准确而且含有丰富的情感。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本段的情化观察方法,我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边观察边指导学生说出翠鸟外形的“可爱”: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_________。背上的羽毛像_________。腹部上的羽毛像_________。翠鸟小巧玲珑:一双_________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_________的嘴。

再放“相思鸟”的幻灯片,引导学生集体仿说。最后,要求学生按这种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用情化观察,写一段话。学生很投入,据家长说,有的学生反复观察家里养的鸟,有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鸟的图片资料,有的还缠着家长再到“鸟语林”去观察,写出的语段也各有味道,从下面所选案例可见一斑。

我家有一只鹦鹉,它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像一双红色的树杈一样。它的颜色非常好看,头上的羽毛像黄色的头巾一样,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套,腹部的羽毛像深绿色的肚兜。在一双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弯弯的小嘴。

(徐一丹,2007-10-18)

画眉鸟喜欢停在树枝上,一双黄色的小爪子用力地抓住树枝。它的颜色很鲜艳,头上的羽毛像褐色的帽子,背上的羽毛像褐色和白色相间的短袖,腹部像褐色的毛衣。它小巧玲珑,一双机智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黄色的又长又尖的嘴。

(周祺熙,2007-10-18)

鸽子喜欢停在白色的房子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房子。它脚的颜色非常好看,头上的羽毛像象牙白色的头巾,绣满雪白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乳白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雪白的衬衫。它调皮可爱,一会儿飞这里一会儿飞那里,随时用一双机灵的眼睛找食子。一双明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短又尖的嘴。

(柳胜宇,2007-10-18)

古往今来,情化观察对艺术太重要了。王冕放牛时醉心观察荷花,齐白石从小到老钟情观察虾子,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吴承恩三年遍游云台山观景绘水……他们“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情溢于水”,最终才成为大画家、大作者。

催生情化观察,化景语为情语,物我相通。情化观察对学生练笔乃至成长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它能促使学生观察和练笔时化景语为情语、物我相通、心物同构,用大自然的灵气哺育练笔和做人的灵气。当然,三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所限,这种情化观察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要借助课文精彩语段做情化观察和练笔的样板,引导学生从精读中仿学观察、仿学表达,也仿学情感怎样寄于景、融于物……正因此,我感到学生练笔的快乐和又好又快不是偶然的,而是情理之中的[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