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聽”字,引入主题

(二)巧解“聽”字,引入主题

师(微笑,转向黑板,又神秘地说):我再写一个字,请你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繁体字?看谁先猜出来。

(学生伸长脖子,睁大眼睛。老师写一部分顿一下,“耳””“十”“罒”“一”“心”师问生答,最后组合成“聽”字。)

生(边举手边高声地说):听。

师(高兴地,边板书“听”边真诚地说):真厉害,“听”的繁体字都认识。看着这个“聽”字,你能悟出古人造字智慧吗?古人认为真正做好“听”是不容易的,需要做哪些努力?

生(兴奋地说):洗耳恭听,侧耳聆听。

师(点头称赞):是的,我国是礼仪之邦,尚礼随处能见。电影电视里有古人“洗耳恭听”的情景,也有“侧耳聆听”的镜头。“听”还需要做到什么?

(师随机在“聽”字前板书“聆”,再指着“聽”字的右上角部分提问。)

生(猜测地说):应当用眼睛注视着听吧?

师(用笔头指着“聽”字的“十”“罒”,边做合起来的动作边提问):对头,“罒”实际是“目”。那该怎样注视呢?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生(有不同的答案,一些学生应道):目不转睛,聚精会神……

生(迫不及待地说):还要用心听,这一点最重要。

师(用粉笔圈出右下角部分,及时追问):怎样才算用心地听呢?

生(突然发现,激动地说):一心一意地听,全心全意地听。

师(用粉笔头指着“心”,继续追问):一心一意地聆听什么呢?

生(一些学生齐声说):心声。

师(在“聆聽”后板书“心声”,巧妙形成课题“聆聽心声”,并指着“聽”字归纳):很好。“聽”字告诉我们听的时候要一心一意,做到这点之后,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听什么?(顿一顿,指着“聽”字左下角的“”)是金玉良言,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话。所以请大家注意下我们刚才说到的洗耳恭听、目不转睛、一心一意。因此,当我们用心去听的时候,聆听到的是别人发自内心的心声。

师(郑重其事地说):我的课堂没有对错,只有发言与不发言,只要说出心里话就行了。你能做得到吗?

生(异口同声,声音洪亮):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