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言语新魅力促语言更新
下面这篇是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贾焜尧同学在3月14日网课教学的周末练笔。
于疫有感
至今,有月余见疫。其见虽不为惊天地,而随之人主之急命速及卓效可泣鬼神。
余近在家闷,时时登轩。寻往来者,窗外花开艳赏,枝头衔绿,鸟啼不绝,见其悠然享受那飞翔之乐。余因忆前之春矣:赏花踏春之人集,林中之盛……不免心里涌上一阵落寞。
然疾病之徒不乐、不积之一面。
于己,其供给我休息之时也,明之来者也。每日一人在家里,以理思其行事不可者,如何是我好生成者?其余自何也?如何我望中之志生?往虽有不免者去偏道,若以今养性犹学重,而又反之对稍溜之业……然既有隙,则有存者,我思琢两之平也,孰轻孰重?幸甚至哉,吾之知归于正,无复令其于不当之路上,走到底。
而“上学”似已成一行。在线上学所致之奇后,乃更试人之“自性”也。今年中考者与往年大不同,变作战场斋;自信为一门“试”之目。而日就当成之事,余一大把者得自置广、锻炼等,充而愈。
于大义,疫使中国人民合。不论地界,真得“一方难,八方援”者之共体,疫之功尤见我世制之胜,为中国患商机。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我意欲,务合事,在其位,以难得而贵之暇,思著义也,为己之未奋而奋之,望远之佳音,此诚是疫之幸也!
(贾焜尧,2020-03-14)
对于一名初三学生而言,文言文学习有限,但能用文言练笔,难能可贵,值得鼓励。虽然有字词欠斟酌、语法欠稳妥之处,但辩证立意、独特感悟、清晰表达等,还是值得肯定。用文言练笔书写情思感悟,用练笔促进文言复习运用,又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有创意的学习。
从某种角度讲,练笔是语言的艺术。考场作文对学生语言表达有严格要求,每三个错别字扣一分,把不通顺、语病多列为最差等级的一个条件。因此,对学生进行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严格的语言训练与指导学生语言有创意表达是同等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练笔侧重进行以下语言训练:
一是注意弄清所用词语的确切含义、词性、感情色彩和典故意思,注意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区别,注意词语搭配规律,尽量使作文的语言表达合乎事实、合乎情理、合乎语法、合乎逻辑,准确无误。
二是注意前后语义的衔接照应和语序排列,注意叙述和议论角度的统一与转换,注意语境的协调和语言形式的和谐,使练笔语言连贯一气。
三是注意语言表达要符合不同文体的语体特点,注意语言是否吻合特定的情境、场合,切合各自不同的身份、对象,注意语言是否适合于特别的写作目的和意图,使练笔语言恰当得体。
此外,我们在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验中,还鼓励学生用以下方法促使自己练笔语言出新:①体悟平凡生活,用不平凡的语言来表达。如挖掘事情的本质意义,叙述渗透感悟,激情绽放公理,巧喻激活哲思。②语言丰富、鲜活,炼字点亮思想。如用网吧、网虫、伊妹儿、网恋等反映网络生活,用黑哨、假球、乌龙球、倒脚、蓝衣军团等写足球比赛活动,用爽、酷、帅呆了、酷毙了等写学生新新人类的流行语言……这些新词汇反映了我们的新生活,折射了我们生活的新亮点。③腹有诗书气自华,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引用诗句,巧作点睛之笔;引用名言,增强练笔说服力;引用俗语、谚语,增强练笔趣味性;使用比喻拟人,使练笔生动形象;运用排比,使练笔有气势;编写对偶,使练笔典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