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共纸轻舞飞扬
下面是成都市盐道街中学语文教师、成都市骨干教师罗雪瑜的听课感言:
“没有一篇真正的文学作品不创造新形象,没有一首真正的诗歌不是想象的产物,如果我们把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比作金子,不管这生活多美,如果没有想象,也不过是一座沉默的金矿。想象就是点金术,能使我们把对生活的感受化成文学、化成诗歌。”南怀瑾如是说。听了这堂课,我深深感受到卿老师像使用了点金术,让我所任教的这个班的孩子们在这堂有趣的作文课上文采共纸,轻舞飞扬。
1.新颖的引入视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孩子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很遗憾,我平时对孩子们的写作指导显然不到位,没有激发出孩子们的诗人气质。在这堂课上,卿老师以纸为独特新颖的引入视角,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每个学生都能以纸为载体,在写作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
2.全面的感知提升
这个班的学生在平时作文时,往往觉得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想象,其实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学生的视线往往局限于一个小圈子,觉得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没什么可写的。其实,在卿老师的指导下,平常的小事也可写出新意。卿老师选择了普通的观察对象——纸,指导学生创作、想象、写作。观察是思维的知觉,在这堂课上,卿老师引导孩子们动用耳、口、鼻、手、脑等感官去多方面地感知纸,与纸进行深入的心灵对话,对纸获得真实、全面、深刻的印象,为作文提供水到渠成的材料。
3.鲜活的课堂生成
只要想象是合理的,可以新奇,亦可以平实。卿老师并未刻意让孩子们写出奇特想象的作文,而是围绕学科素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始终关注学生的言语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引导学生把想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尽量让想象呈现多样化趋势,使文章生动有趣。动动、想想、写写、读读、议议,这贯穿始终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模式。而蕴含其中的课程意义的引领,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心灵的独特感悟,课堂鲜活灵动的对话,才是教学过程中教者与学者的和谐共振、和合相处的平等体验。
感谢卿老师,让我的学生们对用真心抒真情的作文写作有了深入的认识。感谢卿老师,让我的学生们有了一次文采共纸、轻舞飞扬的生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