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活动,使叙事有血有肉

(二)情趣活动,使叙事有血有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9~10页的“笔下生花”语段训练,要求学生阅读比较两段话,并“看看你的习作,是不是写得生动具体、有血有肉”。张速老师发现学生对比较阅读感兴趣,而对自己习作反思兴趣不大。于是,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趣活动:今天听写,只有两个小组全对。请大家猜一猜,会是哪两个小组全对?学生你一言我一句,热烈地阐述自己猜测的理由……最后老师告诉结果:竟是学生预料之外的七、八小组。接着,引导学生把刚才猜的过程写出来,要求写具体,尽量写生动,看谁最棒[17]

有趣的猜谜游戏

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张老师把听写本批改出来了。在发本子之前,张老师对我们说:“今天听写只有两个小组全对,你们猜猜是哪两个小组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接着又争先恐后地举手。张啸骏同学说:“我猜是四小组和六小组。”张老师饶有兴趣地问:“为什么呢?”那位同学说:“因为他们两个小组的人都非常优秀,学习很自觉。”我想:“优秀是优秀(我就是六小组的),可不能避免发挥失常呀!”然后,叶洪睿同学说:“我猜是二小组和六小组。”“怎么又有我们小组呀!难道我们小组在他们心目中,真的有那么优秀吗?”我心想。接着,很多同学都发了言,很多同学都选了我们小组。这时老师说:“你们猜的和正确答案可能刚好相反哦!”“啊?”同学们大惊失色。“好了,我要公布答案了。”老师微笑地说。同学们都紧张地看着张老师,我也很紧张。“是……”张老师像说秘密一样,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他们是……七小组和八小组!掌声鼓励!”“耶!”七小组和八小组的同学一阵欢呼。接着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了整个教室。我喜欢这样的活动,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好学生不一定时时都好,差学生也不一定时时都差,任何人只要努力都会有奇迹发生!

(史迦琪,2009-02-20)

为什么学生写的叙事语段会这样具体生动、有血有肉?我认为这一练笔教学有如下创意之处:

情趣活动与写叙事语段吻合。有“哪两个小组全对”这一情趣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来自学生真实生活,有实感,有写出事情细节可能,如对话的细节、心理活动的细节、神态动作的细节;二是类似猜谜活动,有趣味,激发了学生叙写事情的欲望,如学生情不自禁地觉得“我喜欢这样的活动”;三是叙写事情的要求既明确又有选择,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自由空间,如三个学生不同的写作侧重点、不同的详略安排、不同的理性感悟。

练笔是一种倾吐,包括情绪倾吐和理性倾吐。情绪倾吐是指写作者受到某一种外来事件的突然刺激(像猜“哪两个小组全对”),而在内心深处激起的兴奋喜悦或悲伤抑郁等种种情绪意念时,从而产生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心理意识。像上面例子的最后一句话:“任何人只要努力都会有奇迹发生。”这就是学生对猜猜“哪两个小组全对”这一活动的理性倾吐。

张速老师不仅利用了教材,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拓展补充教材,创造性设计了猜猜“哪两个小组全对”这一富有情趣的活动,并因势利导地进行把叙事语段写具体写生动的练笔,促使学生叙述有血有肉,巧妙地将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这一中段习作要求和“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口语交际要求落到实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