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切的生命体验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语文特级教师王秉蓉,听完这节课后,以《真切的生命体验,扎实的作文修改》为题,进行了专家评课。
体验作文课《聆听心声》充分体现了卿平海老师的语文创意教学主张,他的课堂让人感受得到学生真实的参与,学生灵性的生长,学生生命的成长,是一堂改变写作课堂缺乏生命活力这一弊端的作文课,不仅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写作能力,还滋养了学生写作态度乃至人生情感。这是一堂真实而颇有实效的作文课,我认为最为突出的亮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充分显现出卿平海老师丰厚的语文学科素养及纯熟的教学智慧。这从本堂课教学流程的整体设计以及教学细节的设置都充分体现出来。比如,本堂课关于“猜字”“解字”的游戏设计,一个“掌”字,一个“聽”字,卿平海老师极其巧妙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欲望,智慧地将学生卷入学习写作的过程之中。
二是巧妙地为学生的写作活动实践创设了一个富有张力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营造最能集中反映出一个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真实理解,也最能显现出教师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关注程度。这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将其理念转化为实践的智慧,体验作文课《聆听心声》充分体现出卿平海老师将二者完美结合的教育智慧。比如,本节课一个唤醒学生表达欲求的主要教学情境,就是卿平海老师巧妙地借助了一个心理游戏,尽管这个心理游戏有些残酷,却真实地将学生带入一个情绪场,达成聆听学生心声的目标,将学生从感受、体验的状态自然推进到表达的状态,教学便进入一个真实的写作过程。这样的教学情境设计看似简单,却用心良苦,且反映出卿平海老师对学生课堂情绪体验的清晰了解与把控,这无疑是一个优秀教师教学智慧的展现。
三是将学生的写作活动纳入一个完整而有效的自主习得与反思的过程。写作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当下写作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少学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其写作水平依然原地徘徊,这在现实中绝非少数。我们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什么没有获得真实的提升,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对学生写作过程原生状态缺乏监控。如何让学生的写作自主性充分的展现,且在教师的调控中得到一个良性的矫正与提升,这是问题的关键。卿平海老师在本节课智慧地加入了一个“六读修改,写出真情”的环节,既有对学生作文文风的观照,又有对写作技巧的指导。要求学生以“真话”来确定文章的内容,便巧妙地将作文需抒写真情实感的文风传达;一个“中心词”的筛选、确定或补充,以及围绕这一个“中心词”删减与增加,便将如何选材与结构的问题解决。客观而言,卿平海老师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是基于写作过程的还原,让学生在真实的写作与修改习作的过程中,发生一种真实的改变,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卿平海老师的这堂作文课,是真实地激发学生的言语生命活力,为学生营造舒畅而愉悦的写作课堂氛围,让学生真实地投入写作的实践活动中,且在活动中获得了一种真实的改变,充分地显现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说写作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那么卿平海老师带着他教师的职业追求已经在路上,向着自己所追寻的美好而富有实效的写作教学境界走去。[8]
创意练笔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