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练笔的言说趣味

(四)诱发练笔的言说趣味

游戏兴趣,诱发学生练笔的言说趣味。

我的语文课有三种课型:一是必学课,主要学习语文课本,一般在教室进行;二是选学课,主要为自主阅读、创意表达,在阅览室或教室进行;三是活动课,主要为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在教室或课外进行。“探寻自我的宝藏”是活动课,学生被老师带进教室的“宝箱”深深吸引[18]……

探寻自我的宝藏

星期一下午,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有着无限悬念的活动课——探寻自我的宝藏。它让我们通过重重困难,每一次胜利都会获得一个“宝藏”。我对那几个宝箱充满了大大的好奇心,真想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奇珍异宝。当我们打开宝箱时,这一切才真相大白。

第一个好戏开演:老师请了几位同学谈谈二十年后自认为最快乐的职业,医生、教师、科学家等五花八门的职业都脱口而出。每一次,老师都装作神秘地让同学们看一眼那个仪器,让同学们连连说灵。我责怪自己为何不去参加那个游戏,但是我也可以猜呀,可能是……要公布答案时,我瞪大了眼睛——是镜子。第一个任务完成,宝箱里蹦出了一个神奇的“宝藏”,竟然是——自信。是的,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只要拥有了它,多次失败后一定会成功,这是自信所给予我们的力量。

等第二个宝箱打开后,又蹦出了两个字——坚持。只有自信心是不行的,或许有人经历了屡败后便半途而废,但是只要坚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坚持和信心结合起来,失败就会向我们低头。

奇怪的是,第三个宝箱只蹦出了一个省略号,这个意思一定是让我们自己领悟的。假如第三个宝箱里是自我,只要超越自己,突破自我,就会发现自己又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和崭新的目标。宝藏不一定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也可能是无形的,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是最珍贵的。只要拥有了它,困难与我们对抗就像是以卵击石,都会被一一扫平。我们也要拿出自己的勇气,勇于挑战自我,勇于战胜自我,相信自己永远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让我们难发现,它就像这次神秘的宝藏,只有战胜困难时才能感觉到它正在闪闪发光。

只要有了自信、坚持和不败的信念,获得的就不仅是胜利,还有一个崭新的自我。

(王人杰,2010-04-28)

这节活动课,学生首先被课题“探寻自我的宝藏”吸引,被那个神秘的宝箱吸引;接着的一个一个游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探索兴趣一次次被激起;最后,全班同学像王人杰一样,被游戏兴趣自然诱发了练笔言说的趣味。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强调,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游戏性练笔之所以有较高质量,重要原因之一是游戏兴趣诱发了学生练笔的言说兴趣,久而久之,便产生浓浓的趣味,欲罢不能。反之,就如朱熹告诫的那样“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小学集注》)。

这节游戏练笔课让我联想到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的趣味练笔教学,在“好玩”二字上做文章,他经常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纸,开始写后,当他喊“停”时,要以竖排为单位,每个同学的文章交给前一位同学,老师喊“开始”后,每个同学就把别人的文章续写下去,此过程不断循环,直到把文章写完。这样的游戏性练笔课,新鲜,刺激,富有挑战性,学生自然感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练笔兴趣的方式方法很多,除游戏激趣外,还可以情境激趣、比赛激趣、评讲激趣、评语激趣、修改激趣、发表激趣等。甚至在自主命题风流行下渐行渐远的命题,只要有创意,一样有别样的激趣作用。如有次“新概念”作文大赛是这样命题的:监考教师拿出一个红苹果,很馋地咬了一口放在讲桌上,一句话也不说,只让学生根据这咬了一口的苹果当场作文。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学生练笔兴趣真正被激发出来,练笔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因为练笔兴趣会诱发学生的言说趣味,情趣盎然,使学生对练笔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