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生活感悟成真知灼见

(四)提炼生活感悟成真知灼见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曾说:人不过是一株芦苇,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可是,人是会思考的。人是能思考的高贵生命,悟是“思考的我”的过程与形成“我的思考”结果的高度统一。悟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悟是人的一种生命姿态,悟是人的一种生命对话。会思考是学生高素质的要素,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力量无边的人。而生活感悟练笔有助于学生学会思考,生长思想,发表真知灼见。

经验告诉我们,生活感悟若要深刻丰富,不仅需要指导学生运用生活辩证法,更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感悟生活,做生活体悟的马拉松运动。

无题

(一)鱼儿说:“你感觉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我感觉到了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刘美龄,2004-10-02)

(二)如果一个人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他的世界也就会是正确的。如果想改变你的世界,首先就应该改变你自己。生活亦是如此,如果你的参照标准错了,那么你眼中的整个世界也就错了。(刘美龄,2005-05-03)

(三)当我们处境艰难、四面楚歌的时候,不要用同样的冷漠和不满去回应周围的人。不要忽视每一个,小小的富有人情味的细节和举动,那正是人际关系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刘美龄,2006-01-18)

这是从刘美龄的三个练笔本里节选出来的。能用含有哲理的诗句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我热切期望她随着生活的丰富而不断提炼出更深刻的语言来。我对她第一次练笔的批语是:“生活日新月异,感悟与时俱进,练笔坚持不懈。”可能她接受了我的建议,三年坚持的结果是练笔里时时闪现生活智慧之光,现在她已经是高校哲学系的优秀学生。

“有的人说不上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肖梦伊同学虽仅一句话,却道出了生活的一些规则。

当思考成为习惯,我们的生活就可能感性与理性相映生辉。我们对生活感悟练笔的追求是: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智慧—智慧人生。生活感悟练笔是对生活讽喻、生活寓言的继承发扬,意在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活智慧的积累与分享。

哲理性考题是2009年中考作文的一个亮点,如湖南长沙的命题作文“一步,一步,再一步”,似乎呈现的是小孩走路的情景,可是却给人丰富的联想空间:不断地积累,踏踏实实地做事,持之以恒地努力,绝不放弃的精神,向着目标不断前进……

吕型伟先生主张“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莫谈”,怎样才能使学生生活感悟有真知灼见?方法策略不少,我们认为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炼识”,而基于探究活动感悟的练笔有益于学生提炼观点。

有节“炼识”公开课[39],讨论一则新闻:圆明园兽首拍卖,佳士得公司对中国政府严正交涉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拍卖照常进行,并开出2800万欧元的天价;蔡铭超拍而不买。课堂上先后有21个学生用一个字概述了自己的观点,比较好的有10个,特别出彩的有4个。一是“虚”字说:“蔡的这种做法虚有其表,没有内涵,虚晃一枪,没有意义,是一个虚假的爱国行为。”二是“争”字说:“只要是一个中国人,文物流失海外,我们要用最好的方式将它争取回来。无论是花上几个月、几年、几十年时间,只要有可能,我们都要用全部力量把文物争取回来。”三是“错”字说:“纵观整个事件,当年英法联军抢了文物对吗?佳士得公司拍卖圆明园兽首讲道义吗?也许它合法,但是不讲道理。蔡铭超的行为是错的,参加拍卖是错,违约也是一个错。中国保利公司用买的方式追回兽首,而不是法律手段,这更是一个错误。整个事件就是一连串的错误。”四是“悲”字说:“以前,中国因为不够强大,被外国人掠夺,这已经够可悲的了。到现在,终于有一个有爱国心的人站出来,可是却有这么多人反对,我觉得挺可悲的。”赞成与反对方各持己见。先说后写成练笔,表达的就是学生的真知灼见,有助于学生提高作文炼识能力。

若平时没有相应训练,考场上是难以立意准确、深刻、新颖的。我们如果引导学生在生活感悟中利用“放射性思维——思维导图”[40],就能大力提高学生感悟的技巧和智慧的水准,让学生深刻体验智力自由和发现乐趣,有助于提炼出真知灼见。

生活感悟练笔追求这样的真情实感:写身边事,说平常理,情之所至,思之所至,亦文之所至。用练笔抒发人生感悟,表现人情冷暖,展示人性善恶。陶行知先生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毫无疑问,没有生活做中心的练笔也是死练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离开学生的生活世界,练笔就成为无源之水。

教师要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让学生的视野冲破课堂的局限而扩展到宇宙万物中去,引导学生发现那些具有生命形式的事物,体验和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在耳濡目染中发展学生的感知力,当外物的完整、均衡、对称、节奏等运动形式完全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活动模式和习惯后,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创造就会变得更加细腻精巧。练笔就会有更多更深的生活感悟,学生生活世界也会更加绚烂多彩、美丽动人。

【注释】

[1]卿平海.天天练笔:诗意生活的创意表达[J].语文教学通讯,2015(12B):4.

[2]吴亚西.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习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对小学习作教学若干基本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9(3):20-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11,16,23.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27.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57.

[6]卿平海.《纸随心飞》的作文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研究,2008(8):14-20.(收入顾之川.名师语文课·高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

[7]卿平海.语文课堂创意教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84.

[8]刘勇.融入生命体验的作文教学[J].四川教育,2008(8):24-25.

[9]苏立康.飞翔的姿态和过程的优美——评卿平海老师作文课《纸随心飞》[J].四川教育,2008(8):23-24.

[10]张速.幸福语文[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0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84.

[13]张速.语段内容具体的习作教学创意[A].四川省教育厅教师优秀论文一等奖,2009.

[14]刘永康.语文创新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262-263.

[15]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82.

[16]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8.

[17]张速.幸福语文[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10.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19]张速.幸福语文[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12.

[20]渴望读书的大眼睛[M]∥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9.

[21]李乾明.作文教学理性的突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08-133.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11,13.

[23]张速.幸福语文[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16.

[24]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81.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26]卿平海.语文新课程创意教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5:4.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5.

[28]卿平海.语文新课程创意教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5:10.

[29]黄莉莉.习作教学应从“前作文”指导开始[J].小学语文教学,2008(9):53-54.

[30]张速.幸福语文[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23.

[31]卿平海.天天练笔:使学生享受诗意生活[J].教育科学论坛,2004(6):22.

[32]叶圣陶.作文论[M]∥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52-363.

[33]张速.幸福语文[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26.

[34]叶圣陶.中学作文指导实例·序[M]∥叶圣陶序跋集.上海:生活·读书·新知 上海三联书店,1983:262.

[35]潘新和.写作: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

[3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3.

[37]张速.生活写意:珍藏成长的多味香[A].四川省教育厅教师优秀论文一等奖,2012.

[38]卿平海.天天练笔:使学生享受诗意生活[J].教育科学论坛,2004(6):22.

[39]罗晓云.作文炼识的新课型[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10(2):20-22.

[40]〔英〕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