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自由表达导向
想象性练笔,为学生自由表达相机导向。
想象有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高下之分,想象性练笔有“想象原型—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想象练笔”的问题解决策略。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中小学生幻想处于从远离现实的空想逐渐向接近现实的理想的发展过程之中,客观需要我们在练笔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象,科学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美国的作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想象力培养,其训练设计富有创意,如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评论想象中一场音乐会等,这样的内容学生没有经历过,利于激发想象,海阔天空,纵横驰骋,很容易激发学生进行想象性练笔的兴趣。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艺作品,充分利用文学课文进行想象性练笔,经济而又高效。如学了《鹬蚌相争》后,教师巧妙地问:“鹬和蚌被渔人捉走后又会怎样呢?它们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行动呢?”再如让学生为寓言故事编写新的结尾;抓住“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进行《孔乙己》结尾空白续写;以“孔乙己巧遇范举人”为题进行传奇性编创等。还可利用插图,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插图看图说话后,进行巧填留白的练笔;《石壕吏》中“有吏夜捉人”情境描写欠具体,可以进行古诗改文、补充留白练笔[40]。有时,我们不仅可以开展“奇思妙想”“想象故事接力”等活动,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写科幻小小说,像《到月球旅行》《假如……》。
著名诗人、学者流沙河大胆而形象地说:“没有幻想的人是灵魂的残废。”德国作家法朗士认为:“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醒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它的目的是让这种好奇心以后得到满足。”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感知语言、绘画、旋律等载体时显现具体形象,或者引导学生对原有意象进行熔铸,把平时生活的积累化为新的画面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当然,想象性练笔扬弃的是传统文学的风骚浪漫,洋溢的是未成年学生的青春浪漫。因此,我们在想象性练笔教学时,不仅要注意想象与联想、幻想的关系,还有通过类比想象、对比想象、因果想象、辐射想象训练学生想象能力[41],更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相机给予引导,因为自由表达并非自由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