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五官,独特感悟

(三)调动五官,独特感悟

师(深思状):那我们该怎样观察生活呢?

生:用心观察。

师(微笑着):说得好。怎样用“心”呢?

生:就是要用“五官”去感受。

师:那我们的“五官”究竟在哪里呢?请大家指一指自己的“五官”在哪里?

(学生纷纷指自己的“五官”,师与学生边交流,边板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我分给发你们的白纸,调动你的“五官”,用心感受你手中的这张纸,至少用五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看谁观察认真,概括简明。

(学生边认真观察,边自言自语,不时交头接耳)

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观察所获,说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生:光滑。

师:纸很光滑。这是怎样感知来的?

生:用手。

师(用手指黑板):它属于哪种感官?

生(齐声):触觉。

师:请同学们继续说你的感受。注意将你的感受及其调用的感官连起来。

生:清脆,听觉。

师:对,后面说的同学要说与前面不同的感受和感官。

生:洁白,视觉。

师:还有哪个“官”没有用到?

生:还没有闻气味。

师:闻气味是运用哪一种感觉?

生:嗅觉。

师:非常好,请问“嗅”字怎么写?

生:左边一个“口”右边一个“臭”。

生:就是“口臭”。

(学生忍俊不禁)

师:注意哟,此处“臭”不读臭“chòu”,在文言中此字本读“xiù”,气味的意思,包括各种气味,所以此处不“口臭”。

(学生大笑)

师:请用心闻闻你手中的纸吧,谁能闻出不同气味吗?

生:纸沾上了我的手汗,有点臭味。

生:有一股工业的气味。

生:有香皂的味道。

师:联想不错。(边说边板书“联想”)纸的“气味”越来越丰富了……还有与众不同的吗?

生:有一股幽幽茶香。

生:好像大自然的气息。

生:有一股阳光的味道,令人闻起来感到很温暖。

(掌声响起来。)

师:掌声是对你独特想象的赞赏。

(老师边点评,边板书“想象”)

生:好似小草生机勃勃的气味。

生:有一种悬念的味道,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气味。

师:哦,这些感受意味深长哟。

(老师边点评,边板书“味”字)

生:有一种爱惜的味道。我太爱惜这张纸而不愿意在上面写字画画。

师(微笑着):爱惜很好,惜纸如“金”;不过该用还得用,用完后,待会我再送你一张就是啊。

(该生微微一笑,点点头)

生:我闻到有一种神秘的味道,在这张纸上,诗人会写下精美的诗篇,然而一个小孩却只会在上面乱涂乱画,感到很遗憾。

(课后据班主任和该班语文老师说,该学生非常调皮。)

师(疑惑地问):你会遗憾吗?(微笑着问)同学,请问那位诗人是你吗?

(全班哄堂大笑)

生(若有所思后坚定地说):将来应该是我!

(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师(兴奋地):看来,一张白纸却蕴涵着深意啊!(板书“意”字)大家刚才的感知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还有那一“官”没用到?

生(齐答):味觉。

师:那我们怎样感知手中纸的味道?

生:吃呗!

(众人吃惊,面面相觑,疑惑地看着老师)

师(坚定地):吃吧。看谁能吃出不同的味道来。

(师边说边撕下纸放入嘴咀嚼。全班学生仿效,都撕下一块纸放入嘴里咀嚼。老师还不断提醒:“请注意体味味道哟,我希望同学们感受出这纸的不同味道来。”)

生:有些咸。可能是下午天太热,手又捏了半天,有些汗水的味道。

(有笑声起,师微笑点头)

生:好似竹笋的味道,硬硬的。

生:有些酸味。我感受到了工人加工这些纸张的辛酸。

师:不错。非常有同情心,关心民间疾苦,请为他的独特感受鼓掌!

生:有点像小溪边石头的味道,凉凉的,硬硬的。

生:有点甜。

师(微笑):似“农夫山泉”的味道?农夫山泉——有点甜?

(全场笑声起)

生:有点苦。砍伐树木,破坏森林,伤害自然……

师:哦,你这是对环境遭破坏的忧虑,有环保意识,大家送给他掌声!

生:有咸味。这纸是由树木制成的,树木本该自由生长,却被砍掉了,砍伐树木时,树枝的眼泪让我心中有点咸。

师:请大家送给他掌声!他很有同情心!(掌声热烈,师板书“情”字)是啊,刚才大家用心感受到了纸的这些不同滋味,很不错。其实,生活中,酸甜苦辣都是味,每一味都需用心去体味。就我们手头的这小小的一张纸,只要我们善于用“五官”去观察,去感受,自由联想,驰骋想象,就能把纸中包含的情、意、味,甚至纸中包含的道理、趣味都可以感受出来。(板书“理”“趣”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