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从天地相分到天人合一:试论宇宙观对于上古史研究的重要性

一、绝地天通与文明发生

二、宇宙观的变迁与巫统、血统的分合

三、宇宙观的变迁与早期中国学术

四、宇宙观与华夷之辨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从政区建置看曹操的经国方略

一、天下粗安的权宜之置

(一)兖、豫两州所置权宜政区

(二)青、徐两州所置权宜政区

(三)关中、河西所置权宜政区

二、破汉立曹的地缘格局

(一)瓦解东汉政权地域基础

(二)营建曹氏集团政治中心

三、鼎立格局中的体国经野

(一)移民虚地与内徙边郡

(二)划小郡境与重新整合

四、结 论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从“众”到“寺”:隋唐长安佛教中心的成立

一、隋文帝在大兴城立“五众”、“二十五众”的谜团

二、从“延众”到延兴寺:蒲州昙延系僧团与隋唐长安城

三、敦煌慧远系僧团与净影寺

四、其余关东五大德僧团在大兴城的展开

五、召大德建众与分舍利建塔:中央和地方的互动

六、余 论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武则天与刘洎之死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唐末中和年间徐泗扬兵争之始末:崔致远《桂苑笔耕集》事笺之一

一、中国学者的研究史简单回顾

二、徐州地位之升降与徐泗分合

三、徐泗扬之争的经过

四、徐泗扬之争的结局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唐五代参谋考略

一、参谋的设置

二、参谋的废罢问题

三、参谋的地位及其变迁

四、从军吏到术士:参谋职掌的变迁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敦煌文书《后晋开运二年寡妇阿龙牒》考释

一、文书校录

(一)

(二)

(三)

二、注 释

三、内容分析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刑场画图:11、12世纪中国的人体解剖事件

一、解剖事件及其系列:类型区分

二、事件的细描:刑场与画图

三、事件的定性:“杀降”与“有利医家”

四、事件的重复与不连续:作为知识方式的解剖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信牌、差票制度研究

一、前 言

二、宋代的催勾体制

三、元代创置信牌制度

四、从明《大诰》到《大明律》

五、明代嘉定县的信牌改革

六、清代的差票制度

七、结 语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元代伊斯兰教与佛、道之关系初探:以回回诗人与僧道之关系为例

一、佛教僧人对伊斯兰教的理解

二、伊斯兰教与佛教之关系

三、道教文献对伊斯兰教的记载

四、伊斯兰教与道教之关系

五、结 语

论著目录

论文

朝贡体制的另一面:朝鲜和琉球使臣在北京的交往

一、万历前的朝琉关系

二、朝贡使行和万历年间朝琉在北京的国书往来

三、朝琉使臣在北京的交游和1610年的琉球朝贡使行

四、结 语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明代宗藩司法管理中的分别议处:从《鲁府招》谈起

一、《鲁府招》与问题的提出

(一)《鲁府招》

(二)宗藩与非宗藩人员的分别议处

二、国法与家法:分别议处的根据

(一)《祖训》与《大明律》

(二)分别议处存在的问题

三、重新纳入国法体系的努力与成效

(一)《问刑条例》:立法层面的成效

(二)朝廷在司法上的努力

(三)“大破常格以处之”的可能

四、结 论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明清北方运河地区城市化途径与城市形态探析:以济宁为个案的研究

一、明清时期城市的多样化与城市形态和欧洲视角的城市化

(一)问题的提出

(二)欧洲城市形态和城市化模式

(三)济宁个案和北方运河城市类型

二、明清漕运、运河贸易与济宁地方经济体系的确立

(一)漕运和运河贸易及其对北方运河沿岸地区的影响

(二)济宁城市空间与市场体系

(三)城区和城郊手工制造业与区域经济商品化

三、人口和城市化

(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人口

(二)城区与城郊居民的社会构成

(三)城市里的商人及其组织

四、区域视野中的城与乡、核心与边缘、中心与腹地关系

(一)济宁地区的城市化:济宁城周围市镇的勃兴

(二)中心地模式,还是网络模式?

(三)济宁区域经济体系的非独立性和独立性及其作为运河地区的特殊性

五、跨地区与比较视野中的济宁

(一)山东省视野中的济宁和济宁地区

(二)国内市场网络上的济宁和济宁地区及其与海外市场的联系

(三)与其他北方运河城市的比较

六、余论:北方运河流域城市化的动力及其限制

论著目录:

论文

汪辉祖史学述论

一、治史经历与学术思想

二、《元史本证》内容及其史学价值

(一)《元史本证》的成书

(二)《元史本证》的体例

(三)《元史本证》的主要内容

(四)《元史本证》的评价

三、正史姓名工具书

(一)《史姓韵编》

(二)《九史同姓名略》

(三)《三史同名录》

四、其他史学成就

(一)自传年谱《病榻梦痕录》与《梦痕录余》

(二)妇女传记

(三)政书家训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从诉讼档案回到契约活动的现场:以晚清民初的龙泉司法档案为例

一、诉讼档案与契约研究

二、从龙泉诉讼档案看晚清民初契约的运行

(一)从诉讼档案回到契约订立的现场

(二)从诉讼档案观察契约订立后的流动、使用状况

(三)诉讼档案展现契约运行的法律环境的变化

三、结 语

论著目录

一、著作

二、论文

“敦煌学”一词的术语化过程

一、“敦煌学”一词的提出

二、“敦煌学”一词的术语化

三、“敦煌学”一词术语化的背景

(一)学术背景

(二)历史环境

四、小 结

论著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