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妇女传记
汪辉祖重视读志用志,而列女传是旧方志人物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先后撰成《越女表微录》六卷、续补一卷,搜罗绍兴府山阴、会稽、萧山、余姚、诸暨、嵊县、上虞、新昌各县近400余名贞节烈妇女,“俟异日修志乘时,亦可以资采择”。[68]对照乾隆五十七年本《绍兴府志》卷六十五《越女传》、卷六十七《节烈表》,几乎一字不漏照抄《越女表微录》。此外,光绪二十五年本《余姚县志》卷二十五《列女传》,也从《越女表微录》采录事实。光绪二十四年本《上虞县志校续》卷十七《列女传·张氏》,明确提到:“此传府志、县志俱本汪辉祖《表微录》。”汪辉祖还撰有《舂陵褒贞录》一卷,记载宁远、道州两任扁表幽隐节孝妇女,镌成即寄宁道以备修志时采入。嘉庆六年,嘉兴知府修府志,见《病榻梦痕录》记蒋虞氏事,行秀水查案,档案年久遗失,遂据录载入列女门。
汪辉祖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手撰父母行状,乞言天下能文章者,以殁身为期”,“自达官贵人下至穷巷布衣,无论识与不识,拜跪陈请,展转邮寄不远千里,笺简尺牍,酬答往复,一生精力,毕萃于此”。[69]“录中之言,或乞之十余年而得,或乞之二十余年而后得。”[70]《双节堂赠言集录》共三集64卷,乾隆四十五年(1780)至嘉庆十七年(1812)刊刻。汪辉祖发起的这场乞言活动,得到名流学者的大力支持,初刻后“作者务求尽善,重寄新篇,如钱文端公易诗为诔,沈归愚宗伯易五言古诗为七古,杭堇浦太史易序为十一言诗”。[71]官员从大学士、督抚以下至县教谕,文人从进士、举人、国子监生到处士,几乎将能文者网罗殆尽。又集中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祭文形式,如传、行状、诔、墓志铭、墓表、辞、述事、书后、寿序、祭文、诗、赋、赞记、连珠等等。有些作者将赠言收入文集,部分作者没有文集行世,有的未将此类文章收入自己文集,故此书不仅对研究清人的贞节观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