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场画图:11、12世纪中国的人体解剖事件

刑场画图:11、12世纪中国的人体解剖事件

陆敏珍

陆敏珍

陆敏珍,1971年生,浙江象山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现已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并在《历史研究》、《学术月刊》、《文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在以往以解剖学、解剖史为主题的研究中,有关宋代解剖的历史资料已为研究者频繁掘发。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爬梳史料去证明宋代解剖图在解剖学史上的贡献,而另一些研究者则通过宋代解剖图去阐述中国解剖学及其发展的一般状况。[1]基于这种主旨,这些研究的分析风格往往习惯于从散见的文献记载中抽取出“解剖”的历史,而不涉及历史事件本身的阐释。以解剖史、解剖学这一体系为基底,对整个历史的长时段予以关注毫无疑问是必要的,不过,如果从“中国解剖史”或者“解剖发展史”的广阔单位中转向个别事件,关注解剖事件的细节,并力图去揭示解剖事件与时代的历史环境、价值观念以及技术、知识方式之间密切而有趣的联系,如此,在宋代人体解剖事件中所阅读到的人类医学,既不是徘徊或迷失在医用术语之间,也不是简单地作“统治者残暴”之类的价值判断了。与此同时,通过观察中国人体解剖的起始、中间和终结等过程的完整事件,也可略窥当时人对人体解剖的态度以及对作为知识手段的解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