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

(一)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

1.脉搏的形成 心脏窦房结的自律细胞发出兴奋冲动,传至心脏各部,致使心脏收缩。当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将血射入主动脉,使主动脉内压力骤然升高,由于弹性贮血器血管及外周阻力的作用,动脉管壁随之扩张;当心脏舒张时,无血液泵出,动脉管壁弹性回缩。这种动脉管壁随着心脏的舒缩而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波动,便形成动脉脉搏。

2.脉搏的生理变化

(1)脉率:是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频率)。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脉率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1)年龄:一般幼儿、新生儿的脉率较快,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到高龄时轻度增加(见表5-3)。

2)性别:女性脉率比男性稍快,通常平均脉率相差5次/分。

3)体形:身材细高者常比矮胖者的脉率慢。因体表面积越大,脉率越慢。

4)活动、情绪:运动、兴奋、恐惧、愤怒、焦虑使脉率增快;休息、睡眠则使脉率减慢。

5)饮食、药物:休息、进食、饮浓茶及咖啡、应用兴奋剂等可使脉率增快;禁食、应用镇静剂及洋地黄类药物等可使脉率减慢。

6)其他:如气温过高或过低可影响脉率,妇女妊娠期可使脉率加快。

正常情况下,脉率与呼吸的比例为(4~5)∶1。脉率与心率是一致的,脉率是心率的指示,当脉率微弱难以测得时,应测心率。

表5-3 各年龄组的平均脉率

(2)脉律:脉搏的节律性称为脉律。它反映了左心室的收缩情况,正常脉律跳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跳动力量一致。但小儿、青年和一部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成年人中,可能出现吸气时增快,呼气时减慢,称为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

(3)脉搏的强弱:是指触诊时血液流经血管的一种感觉。正常情况下脉搏强弱相同。脉搏的强弱取决于动脉充盈度和周围血管的阻力,既与心搏量和脉压大小有关,也与动脉壁的弹性有关。

(4)动脉壁的情况:触诊时可感觉到的动脉壁性质。正常动脉壁管壁光滑、柔软、富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