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睡眠失调的主要类型,常见的睡眠障碍有以下几种。
1.失眠 是睡眠型态紊乱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中多醒、多梦或早醒。病人主诉没有休息好,清醒时或白天感到疲乏、昏昏欲睡;有轻度的一过性眼球震颤,轻微手颤。依据有无诱发因素,可将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原发性失眠是一种慢性综合征,继发性失眠常因精神紧张或用脑过度、环境不适、身体障碍等引起。用脑电图描记发现在上半夜占优势的正相睡眠第三、四期睡眠减少,即深睡眠减少。因此,失眠不仅是睡眠时相的减少,且有质的变化。
2.睡眠过多 是指睡眠时间过长或长期处在渴望睡眠的状态。一般睡眠过多的病人,其睡眠周期仍正常,唯一明显的异常是睡眠总时数过多。其原因尚不明确,通常认为与进食失调和病态肥胖有关。多发生于40~50岁的男性,可能与下丘脑控制饥饿和饱感的中枢功能改变有关。表现为贪食、肥胖、白天无力、嗜睡并伴有头痛,同时夜间睡眠不稳。
严重睡眠过多被称为发作性睡眠病,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睡眠失调。其特点是日间突发的不可控制的嗜睡和入睡,且在睡眠后15min内就发生异相睡眠。发作时病人局部肌张力突然丧失,上睑下垂,垂头、不能说话,甚至正在吃饭时,就可倒地入睡,而夜间入睡困难。在发作性睡眠病的病人中约有70%会出现猝倒现象,约有25%的病人在发作性睡眠时,有生动的、充满色彩的幻觉和幻听。发作过后,病人感到精力得到恢复。目前认为发作性睡眠病是REM睡眠失调。因此,病人除接受药物治疗外,还要学会自我保护,禁止从事高空、驾驶、水上作业等工作。
3.睡眠型呼吸暂停 是一种在睡眠间发生自我抑制,10s以上没有呼吸的现象,可分为中枢性呼吸暂停和阻塞性呼吸暂停两种类型。中枢性呼吸暂停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不良造成。阻塞性呼吸暂停则出现在严重地、频繁地、用力地打鼾或喘息之后,由上呼吸道阻塞病变引起,肥胖者脂肪堆积在咽部、舌根部阻塞气道也可引起。两种类型的睡眠型呼吸暂停都可能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低氧血症、全身及肺部的高血压。
4.其他
(1)梦游症:常发生于NREM睡眠的第三、四期,多见于儿童,可能与遗传、性格和神经功能失调有关。梦游发生时,病人可下床走动,甚至完成一些复杂的动作,然后继续上床睡觉,醒后对梦游过程不能回忆。因此,护士应注意保护病人,防止其在梦游时碰伤、跌伤。
(2)遗尿:是指在睡梦中不自觉地排尿。多见于儿童,与大脑发育未完善有关,睡前饮水过多或过度兴奋也可诱发遗尿。常在睡眠最深的第四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