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的方法
雾化吸入法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吸入药物除对呼吸道局部产生作用外,还可通过肺组织吸收而产生全身性疗效。雾化吸入用药具有奏效较快、药物用量较小、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临床应用广泛。常用的雾化吸入法有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压缩雾化吸入法和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3种。
1.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是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其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
【目的】
(1)湿化气道:常用于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黏稠、气道不畅者,也可作为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治疗手段。
(2)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病人。
(3)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病人。
(4)预防呼吸道感染: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的病人。
【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并解释。
1)评估病人:①评估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②病人的意识状态、对治疗计划的了解、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③呼吸道是否感染、通畅,有无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黏膜水肿、痰液等;病人面部及口腔黏膜有无感染、溃疡等。
2)解释: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超声波雾化吸入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病人准备。
1)让病人了解超声波雾化吸入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将一次性治疗巾铺于病人颈前。
3)取卧位或坐位接受雾化治疗。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安静,光线、温湿度适宜。
【用物准备】
(1)超声波雾化吸入器(见图7-1)一套。构造:①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可输出高频电能,其面板上有电源和雾量调节开关,指示灯及定时器;②水槽与晶体换能器,水槽盛冷蒸馏水,其底部有一晶体换能器,接收发生器输出的高频电能,并将其转化为超声波声能;③雾化罐与透声膜,雾化罐盛药液,其底部是一半透明的透声膜,声能可透过此膜与罐内药液作用,产生雾滴喷出;④螺纹管和口含嘴(或面罩)。
作用原理: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输出的高频电能通过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转换为超声波声能,声能震动并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作用于罐内的药液,使药液表面张力破坏而成为细微雾滴,通过导管在病人深吸气时进入呼吸道。
(2)水温计、弯盘、冷蒸馏水、生理盐水。
(3)药液:①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常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②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等。③稀释痰液,帮助祛痰,常用α-糜蛋白酶等。④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常用地塞米松等。
图7-1 超声波雾化吸入器
【操作流程】
超声波雾化吸入操作流程见表7-4。
表7-4 超声波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健康教育】
(1)向病人介绍超声波雾化吸入器的作用原理并教会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2)教给病人深呼吸的方法及用深呼吸配合雾化的方法。
【注意事项】
(1)护士应熟悉雾化器性能,水槽内应保持足够的水量,虽有缺水保护装置,但不可在缺水状态下长时间开机,水温不宜超过50℃。
(2)注意保护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及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因透声膜及晶体换能器质脆易破碎,在操作及清洗过程中,动作要轻,防止损坏。
(3)观察病人痰液排出是否困难,若因黏稠的分泌物经湿化后膨胀致痰液不易咳出时,应予以拍背以协助痰排出,必要时吸痰。
图7-2 氧气雾化器结构
2.氧气雾化吸入法 是借助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方法。氧气雾化器的结构如图7-2所示。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基本原理是借助高速气流通过毛细管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接邻的小管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呈气雾喷出。
【目的】
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并解释: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2)病人准备: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适宜,必要时用屏风遮挡病人。
【用物准备】
氧气雾化吸入器、氧气装置一套、弯盘、药液。
【操作流程】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见表7-5。
表7-5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健康教育】
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供氧装置:注意用氧安全,室内应避免火源;氧气湿化瓶内勿盛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稀释影响疗效。
(2)观察及协助排痰:注意观察病人痰液排出情况,如痰液仍未咳出,可予以拍背、吸痰等方法协助排痰。
(3)使用雾化器时,应取下湿化瓶:防止湿化瓶老化,注意使用安全。
3.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 是利用拇指按压雾化器顶部(见图7-3),使药液从喷嘴喷出,形成雾滴作用于口腔及咽部气管、支气管黏膜而被其吸收的治疗方法。
图7-3 手压式雾化器及吸入法
【目的】
主要通过吸入拟肾上腺素类药、氨茶碱或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解痉药,改善通气功能,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对症治疗。
【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并解释: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2)病人准备: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环境准备:环境安静、整洁,光线、温湿度适宜。
【用物准备】
按医嘱准备手压式雾化器(内含药物)。
【操作流程】
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操作流程见表7-6。
表7-6 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续表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或家属正确使用手压式雾化吸入器的给药方法。
(2)教会病人评价疗效,当疗效不满意时,不随意增加或减少用量或缩短用药间隔时间,以免加重不良反应。
(3)帮助病人分析并解释引起呼吸道痉挛的原因和诱因,指导其选择适宜的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
【注意事项】
(1)喷雾器使用后应放置阴凉处保存,外壳定期清洁。
(2)使用前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3)药液随着深吸气的动作经口腔吸入,尽可能延长屏气时间,然后呼气。
(4)每次1~2喷,两次使用间隔时间不少于3~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