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标本的采集

(四)痰标本的采集

痰液是气管、支气管、肺泡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分泌很少,主要由黏液炎性渗出物组成。检验痰液内细胞、细菌、寄生虫等,观察其性质、颜色、气味、量的主要目的是协助诊断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肺结核、肺癌等。

【目的】

1.常规痰标本 检查痰液的一般性状,涂片查细胞、细菌、虫卵,协助诊断某些呼吸系统疾病。

2.痰培养标本 检查痰液中致病菌及确定致病菌类型。

3.24h痰标本 检查24h痰液的量及性状,协助诊断。

【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及解释

(1)评估病人:评估病人的年龄、病情、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2)解释: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痰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2.病人准备

(1)了解痰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2)漱口。

3.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

除检验单、手消毒液、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以外,根据检验目的不同,另备以下物品。

(1)常规痰标本备痰盒。

(2)痰培养标本备无菌集痰器、漱口溶液200mL。

(3)24h痰标本备清洁广口集痰器(容积约500mL)。

(4)无法自行排痰病人备吸痰用物。

【操作流程】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见表13-5。

表13-5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续表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及护理方法,做好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

(2)指导病人学会正确采集痰液标本的方法。

【注意事项】

(1)采集痰标本时,根据病人病情,护士应酌情戴上口罩、手套等,避免交叉感染。

(2)如查癌细胞,应用10%甲醛溶液或95%乙醇溶液固定痰液后立即送检。

(3)24h痰标本采集时,勿将病人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标本内。如作24h痰量和分层检查时,应嘱病人将痰吐在无色广口瓶内,需要时可加少许苯酚以防腐。

(4)培养标本采集应于清晨收集,因此时痰量较多,痰内细菌也较多,可提高阳性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