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标本的采集
临床上检验粪便判断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和寄生虫感染,根据粪便的形状和组成了解消化道功能等。
【目的】
粪便标本可分为以下4种。
1.常规标本 检验粪便的一般性状、代谢物及寄生虫。
2.培养标本 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
3.隐血标本 检查粪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能察觉的微量血。
4.寄生虫标本及虫卵标本 检查寄生虫成虫、幼虫及虫卵。
【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并解释
(1)评估病人:评估病人的病情、临床诊断、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心理状况。
(2)解释: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取粪便标本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病人准备 了解收集标本的目的和方法。
3.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
除检验单、手套、手消毒液、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以外,根据检验目的不同,另备以下物品。
1.常规标本 检验盒(内附棉签或检便匙)、清洁便盒。
2.培养标本 无菌培养瓶、无菌棉签、消毒便盒。
3.隐血标本 检验盒(内附棉签或检便匙)、清洁便盒。
4.寄生虫标本 检验盒(内附棉签或检便匙)、透明胶带或载玻片(查找蛲虫)、清洁便盆。
【操作流程】
粪便标本采集操作流程见表13-4。
表13-4 粪便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续表
【健康教育】
(1)向病人解释正确留取粪便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
(2)告知病人及家属隐血标本留取时进食的要求,其他标本留取时应如何配合,教会病人留取粪便标本的正确方法。
【注意事项】
(1)留取标本应及时送检,提高检验准确率。培养标本、寄生虫标本应及时送检。
(2)留取培养标本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如病人无便意,用长棉签蘸0.9%氯化钠溶液,由肛门插入6~7cm,顺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后退出,将棉签置于培养瓶内,盖紧瓶盖。
(3)检查阿米巴原虫在收集标本前几日,避免给病人服用钡剂、油脂或含金属的泻剂,以防金属制剂影响阿米巴原虫卵或包囊的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