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治疗与护理

(六)压疮的治疗与护理

1.全身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抗感染治疗。良好的营养是疮面愈合的重要条件,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抗感染治疗,预防败血症,注意心理护理。

2.局部治疗和护理

(1)淤血红润期:此期护理原则是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继续发展。主要措施是增加翻身次数,避免摩擦、潮湿和排泄物的刺激,局部皮肤可用透明贴或减压贴保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采用湿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方法。由于皮肤已受损,故不提倡局部按摩,以防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2)炎性浸润期:护理原则是保护皮肤,预防感染。继续加强上述措施,避免损伤继续发展。注意保护未破的小水疱,防止破裂,使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的液体后,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3)溃疡期:护理原则是解除压力,清洁疮面,控制感染,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①清洁伤口: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也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25%醋酸溶液冲洗,能起到去除坏死组织、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②换药与包扎:应尽量保持伤口的湿润,保持伤口周围皮肤干燥。临床上常用一些特制的薄膜、敷料来覆盖创面,如安普贴薄膜。此薄膜与创口渗出物接触后形成一层湿润凝胶,适用于有渗出的压疮。为了控制感染和增加局部营养,可在疮面上覆盖浸有抗生素溶液或人血白蛋白的纱布,或涂上胶原酶油膏,再用无菌敷料包扎。③其他:高压氧疗、高频电流、直流电药物导入等可作为治疗压疮的手段。对大面积深达骨骼的压疮,应配合医生,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组织,以缩短压疮的病程,减轻病人的痛苦。

目前,许多医院采用空气隔绝后局部持续吹氧法,其原理是利用纯氧抑制疮面厌氧菌生长,提高疮面组织供氧,改善局部组织有氧代谢,并利用氧气流干燥疮面,促进结痂,有利于愈合。方法是:用塑料袋罩住疮面并固定四周,通过一小孔向袋内吹氧,氧流量为3~5L/min,每日2次,每次15min。治疗完毕后,疮面用无菌纱布覆盖或暴露均可。对分泌物较多的疮面,可在湿化瓶内加75%乙醇,使氧气通过湿化瓶时带出一部分乙醇,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分泌物,起到加速疮面愈合的作用。感染的疮面应定期采集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每周1次,按检查结果选用药物。对有窦道形成者,可采用“T型管”倒置引流,前端涂金霉素软膏,插入窦道内,持注射器用0.1%氯己定接“T型管”反复冲洗,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1次,固定引流管。肌皮瓣移植修复术对暴露的骨面或无效腔覆盖及填塞都有较好的疗效。

压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皮肤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因此要积极预防,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护理人员只有认识到压疮的危害性,了解其病因和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其防治技术,才能自觉有创造性地做好压疮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