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射原则

(一)注射原则

注射原则是注射给药的总则,执行护士必须严格遵守。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注射前护士必须洗手、戴口罩,保持衣帽整洁;注射后护士应洗手。

(2)按要求进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并保持无菌。皮肤常规消毒方法:用棉签蘸取2%碘酊,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式旋转涂擦,直径在5cm以上;待干后,用75%乙醇以同法脱碘,待乙醇挥发后即可注射。或用0.5%碘伏以同法涂擦消毒2遍,无须脱碘。

(3)注射器空筒的内壁、活塞、乳头和针头的针梗、针尖、针栓内壁必须保持无菌。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做好“三查七对”,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如发现药液变质、变色、混浊、沉淀、过期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不可使用;如同时注射多种药物,应检查药物有无配伍禁忌。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注射时做到一人一套物品,包括注射器、针头、止血带、小垫枕。所用物品须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对一次性物品应按规定处理,不可随意丢弃(将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和输液器针头按损伤性废弃物处理,拧下后放锐器盒中盖严,盛满后集中焚烧;注射器空筒与活塞分离,输液管毁形后集中装在医用垃圾袋中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根据药物剂量、黏稠度及刺激性的强弱选择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应完整无损,不漏气;针头锐利、无钩、不弯曲,型号合适;注射器和针头衔接紧密。一次性注射器须在有效时间内使用,且包装须密封。

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应避开神经、血管处(动、静脉注射除外)。不可在炎症、瘢痕、硬结、皮肤受损处进针,对需长期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6.现配现用注射药液 药液在规定注射时间临时抽取,即刻注射,以防药物效价降低或被污染。

7.注射前排尽空气 注射前必须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特别是动、静脉注射,以防气体进入血管形成栓塞。排气时防止药液浪费。

8.注药前检查回血 进针后、推注药液前,抽动注射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动、静脉注射必须见有回血后方可注入药物。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须拔出针头重新进针,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内。

9.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1)各种注射法分别有不同的进针角度和深度要求(见图7-4)。

(2)进针时不可将针梗全部刺入注射部位,以防不慎断针时增加处理的难度。

图7-4 各种注射法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10.应用减轻病人疼痛的注射技术

(1)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取合适体位,便于进针。

(2)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加匀速”,即进针、拔针快,推药速度缓慢并均匀。

(3)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选用细长针头,进针要深。如需同时注射多种药物,一般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