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标本的采集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

尿液的组成和形状可反映机体代谢的状况,它既与泌尿系统疾病直接相关,同时又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临床上常收集尿标本做物理、化学、细菌学和显微镜等检查,以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和观察疗效。

【目的】

尿标本可分为尿常规标本、尿培养标本、12h或24h尿标本3种。

1.尿常规标本 检查尿的颜色、透明度、有无细胞及管型,测定比重,并做尿蛋白及尿糖定性检查。

2.尿培养标本 为被污染的尿液做细菌学检查。

3.12h或24h尿标本 容量3000mL以上的清洁带盖大口容器、防腐剂(根据检验项目而定)。

【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并解释

(1)评估病人:评估病人的病情、临床诊断、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心理状况。

(2)解释: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取标本的目的、方法和配合要点。

2.病人准备 能理解采集标本的目的和方法,协助配合。

3.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环境准备 宽敞、安静、安全、隐蔽。

【用物准备】

除检验单、手消毒液、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以外,根据检验目的不同,另备以下物品。

1.尿常规标本 一次性尿常规标本容器,必要时备便盆或尿壶。

2.尿培养标本 无菌标本试管、无菌手套、无菌棉球、消毒液、长柄试管夹、火柴、酒精灯、便器、屏风,必要时备导尿包。

3.12h或24h尿标本 集尿瓶(容量3000~5000mL)、防腐剂。

【操作流程】

尿液标本采集操作流程见表13-3。

表13-3 尿液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续表

【健康教育】

(1)留取前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尿标本留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向病人解释正确留取尿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教会留取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事项】

(1)不可将粪便混入尿液中;女性病人月经期不宜留取尿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会阴部分泌物过多时,应先清洁或冲洗外阴后再收集。

(3)做早孕诊断试验应留取晨尿。

(4)留取尿培养标本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标本,影响检验结果。

(5)留取12h或24h尿标本,集尿瓶应放在阴凉处,根据检验项目要求在瓶内加防腐剂,防腐剂应在病人留取尿液后加入。

【常用防腐剂的使用方法】

1.甲醛 每30mL尿液加40%甲醛1滴,防止细菌生长和固定尿中有机成分。常用于作尿艾迪计数(12h尿细胞计数)等。

2.浓盐酸 24h尿中加5~10mL,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常用于内分泌系统的检查,如17-酮类固醇、17-羟类固醇等。

3.甲苯 每100mL尿液加0.5%~1%甲苯2mL,于第一次尿液倒入容器后加,使之形成膜覆盖与尿液表面,防止细菌污染和延缓尿液中化学成分的分解。常用于作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检查。如果测定尿中钠、钾、氯、肌酐、肌酸等则需加1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