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静脉炎
2025年08月10日
(三)静脉炎
1.原因
(1)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如升压扩血管、抗癌化疗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留置管或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局部血管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2)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细菌或微粒随输液进入人体,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热、痛,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2)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使用,同时减慢点滴滴速,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
(3)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保护静脉。
(4)静脉内置管时,应选择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久。
(5)应停止在局部输液,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95%乙醇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min。
(6)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min。
(7)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可起到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8)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