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预防措施

(四)压疮的预防措施

只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绝大多数压疮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七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鼓励和协助病人经常更换卧位;翻身的间隔时间视病情及受压处皮肤而定,一般每2h翻身1次,必要时1h翻身1次。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见表14-9)。对于长期坐轮椅的病人,可每15min用手撑起体重,解除坐骨处压力,上肢力量不足时,可将身体轮流向前倾或向两侧倾,以改变身体的重心位置,减轻坐骨处的压力。

表14-9 翻身记录卡

(2)保护骨隆突和支撑身体空隙处:对于易发生压疮的病人,可垫海绵垫褥、气垫褥、水褥等,或者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等,使支撑身体的面积加大,从而降低骨隆突处皮肤所受到的压力。还可使用“悬空法”,即将棉褥或软枕铺在床垫上留出空隙,使易受压处悬于空隙中,以减轻骨隆突处的压力。需指出的是,即使采取了这些措施,仍需经常为病人变换卧位。因为压力虽减少,但时间过长,仍可阻碍血流,导致组织损伤。

(3)正确使用矫形器械:对使用石膏、绷带、夹板、牵引器等固定的病人应随时观察局部状况及指(趾)甲的颜色、温度变化,仔细听取病人的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进行调整。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摩擦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所以应防止病人身体滑动。平卧位如需抬高床头,一般不应高于30°,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协助病人翻身、更换床单及衣服时,须将病人抬离床面,切忌拖、拉、推。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褶皱。使用便盆时,应协助病人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不可使用掉瓷或裂损的便器,以防擦伤皮肤。

3.避免局部潮湿、排泄物等不良刺激 保持病人的皮肤及床单的清洁、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较多的病人,应及时洗净、擦干,局部涂凡士林软膏;不可将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保持床铺和被服清洁、干燥、平整、无褶皱、无渣屑。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对长期卧床的病人,每日应进行全范围的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2)适当按摩: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预防压疮,但应避免对骨骼隆起处皮肤和已发红皮肤的按摩。

(3)定期为病人温水擦浴:温水擦浴不仅能清洁皮肤,还能刺激皮肤血液循环,但水温不能过高,以免损伤皮肤。

5.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对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考虑由静脉补充营养。

6.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使其获得预防压疮的一般知识和技能,积极配合参与护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