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型

(一)血型

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由于此类抗原能促成红细胞凝集又称凝血原。根据红细胞所含的凝集原把人的血型分为若干类型。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凝集原A与凝集原B而将血液分为A、B、AB和O 4种血型(见表10-1)。因此,在输血前,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必须进行交叉相容配血试验,以免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红细胞破坏或溶解。

表10-1 ABO血型系统

2.Rh血型系统 人类红细胞除含AB抗原外,还有C、c、D、d、E、e 6种抗原。Rh血型是以D抗原存在与否来表示Rh阳性或阴性的。99%的汉族人为Rh阳性,Rh阴性者不足1%。由于Rh阴性者的血液中不含D抗原,当Rh阳性血输入Rh阴性者,在Rh阴性者体内产生抗-Rh因子的凝集素。因此输入Rh阳性血可能会引起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红细胞的凝集或溶解。

孕妇红细胞中是否含有Rh因子尤为重要,因为母婴之间的Rh因子不符可导致婴儿患溶血性疾病。Rh阴性的母亲分娩出Rh阳性的婴儿,在分娩后72h内,必须注射抗Rh的γ球蛋白,中和进入母体内的D抗体,避免Rh阴性的母亲致敏,从而预防第二次妊娠时新生儿溶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