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吸痰法
吸痰法是指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病人发生吸入性肺炎、肺不张、肺部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用于昏迷、危重、年老体弱、麻醉未清醒前、新生儿等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和电动吸引器吸痰法两种,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是将吸引管道连接到各病床单位,使用时只需连接吸痰导管及吸痰瓶装置,开启开关即可吸痰,十分便利(见图17-3)。电动吸引器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器、压力表、安全瓶和储液瓶组成(见图17-4)。安全瓶和储液瓶可储液1000mL,瓶塞上有两个玻璃管,并有橡胶管相互连接,接通电源后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管吸出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不断地循环转动,使瓶内产生负压,将痰吸出。
图17-3 中心吸引吸痰装置
图17-4 电动吸引器
在紧急情况下,可用50~100mL的注射器抽吸痰液,或者是口对口深吸气吸取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症状。
【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流程】
吸痰操作流程见表17-4。
表17-4 吸痰操作流程
续表
图17-5 肺部听诊
图17-6 插管吸痰
【健康教育】
(1)教会清醒病人吸痰时正确配合的方法,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2)告知病人适当饮水,以利于痰液排出。指导病人呼吸道有分泌物时应及时吸出,确保气道通畅,改善呼吸,纠正缺氧。
【注意事项】
(1)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
(3)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造成缺氧。
(4)吸痰动作轻稳,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
(5)痰液黏稠时,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
(6)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贮液瓶内液体达2/3满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吸入马达内损坏仪器;贮液瓶内应放少量消毒液,使吸出液不致黏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