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给药的方法
口服给药是临床上最常用、方便、经济、安全、适用范围广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但因口服给药吸收慢且不规则,易受胃内容物的影响,药物产生作用的时间较长,故不适用于急救,另外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病人也不宜用此法给药。
【目的】
协助病人遵照医嘱安全、正确地服下药物,以达到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协助诊断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并解释
(1)评估:评估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状况及治疗情况;病人的吞咽能力,有无口腔、食管疾患,有无恶心、呕吐状况;病人是否配合服药及遵医行为;病人对药物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2)解释: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给药的目的和服药注意事项。
2.病人准备 了解服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取舒适体位。
3.护士准备 衣帽整齐,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环境准备 备药环境清洁、安静且有足够照明。
【用物及药物准备】
1.用物准备 服药本、小药卡、药车、药杯、饮水管、水壶(内盛温开水)。
2.药物准备 有病区摆药和中心药房摆药两种类型。①病区摆药:是由护士在自己病区负责准备本病区病人所需药品。②中心药房摆药:是医院设中心药房,供全院各病区日间领取住院病人用药。病房护士每日上午查房后,把摆药车、服药本一起送至中心药房,由中心药房的药剂师负责摆药、核对,每次摆一日的药量,并将服药车上锁,再由病房护士核对后取回,按时给病人服用。
【操作流程】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见表7-3。
表7-3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
【健康教育】
解释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根据药物的特性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
(1)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应用吸水管吸服后漱口,以保护牙齿。
(2)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可嚼碎;舌下含片应放舌下或两颊黏膜与牙齿之间待其溶化。
(3)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催眠药宜在睡前服,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服用。
(4)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应准时服药,以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
(5)服用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如止咳糖浆后不宜立即饮水。
(6)某些磺胺类药物经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堵塞肾小管,服药后要多饮水。
(7)服强心苷类药物时需加强对心率及节律的监测,脉率低于60次/分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40~60℃温开水送下,不要用茶水服药。
(3)婴幼儿、鼻饲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所用的固体药,发药前需将药片研碎。
(4)增加或停用某种药物时,应及时告知病人。
(5)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