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晶体溶液
2025年08月10日
(一)晶体溶液
晶体溶液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可有效纠正体液及电解质失调。常用的晶体溶液有以下4种。
1.葡萄糖溶液 供给水分和热能,减少蛋白质消耗,防止酮体产生,促进钠(钾)离子进入细胞内。葡萄糖进入人体后,迅速分解,一般不产生高渗作用,也不引起利尿作用。常用溶液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
2.等渗电解质溶液 可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体液丢失时常伴有电解质的紊乱,血浆容量与血液中钠离子水平密切相关,缺钠时,血容量往往也下降。因此,补充液体时应兼顾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常用溶液有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氏等渗溶液)。
3.碱性溶液 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溶液有5%碳酸氢钠溶液、11.2%乳酸钠溶液。
4.高渗溶液 用于脱水利尿,可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消除水肿;还可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功能。常用溶液有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25%~50%葡萄糖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