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排尿有关的护理

(四)与排尿有关的护理

根据导尿的目的将导尿术分为一次性导尿术和留置导尿管术。

1.一次性导尿术 导尿术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导尿技术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因为许多因素如在导尿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膀胱、尿道黏膜的损伤;使用的导尿物品被污染;操作过程中违反无菌原则等均可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因此为病人导尿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目的】

(1)为尿潴留病人引流出尿液,减轻痛苦。

(2)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

(3)治疗膀胱或尿路的疾病。如为膀胱肿瘤病人行膀胱化疗。

【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并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1)评估:病人的年龄、病情、临床诊断、导尿的目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心理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膀胱充盈度、会阴部皮肤黏膜情况及清洁度。

2)解释:导尿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2)病人准备。

1)病人和家属了解导尿的目的、意义、过程、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2)清洁外阴。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环境准备:酌情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病人。保持合适的室温。光线充足或有足够的照明。

【用物准备】

(1)无菌导尿包:一次性导尿包(包括初步消毒、再次消毒和导尿用物)。初步消毒用物有小方盘,内盛数个消毒液棉球袋、镊子、纱布、手套。再次消毒及导尿用物有弯盘、气囊导尿管,内盛4个消毒液棉球袋、镊子2把、自带无菌液体的10mL注射器、润滑油棉球袋、有盖标本瓶、纱布、集尿袋、方盘、孔巾、手套。

(2)其他:弯盘、无菌持物钳及容器一套、无菌手套、消毒液、小橡胶单和治疗巾、便盆及便盆巾、屏风、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治疗车、浴巾、手消毒液。

【操作流程】

一次性导尿操作流程见表12-1。

表12-1 一次性导尿操作流程

续表

续表

图12-1 女性病人导尿

图12-2 男性病人导尿

【健康教育】

(1)向病人解释导尿的目的、步骤,并指导病人做深呼吸以配合插管,减少污染。

(2)嘱病人清洁外阴,对不能自理者,协助其清洗。

(3)指导病人多饮水,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时排尿。

(4)介绍相关疾病的知识。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2)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注意保暖。

(3)消毒会阴部时,一个棉球只用1次;在导尿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4)为避免损伤和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必须掌握男性和女性尿道的解剖特点。为男性病人导尿,消毒阴茎时,第一次应自阴茎根部向尿道口擦拭,包皮和冠状沟易藏污垢,注意彻底消毒;导尿时将阴茎上提,使耻骨前弯消失,利于插管。插管经三个狭窄时略有阻力,应稍停片刻,嘱病人深呼吸,以减轻尿道括约肌的紧张,再缓缓插入导尿管;为女性病人插尿管时要仔细观察,避免误入阴道。如导尿管误插入阴道,应更换无菌导尿管重新插入。如导尿管滑出不能再向内插,防止逆行感染。

(5)插管时,动作轻慢,切忌用力过快、过猛而损伤尿道黏膜。

(6)若病人膀胱高度膨胀、病情严重。第一次放尿不能超过1000mL,如放出尿液过多,腹腔内压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血管内,可致血压下降而虚脱;又因膀胱内压力突然降低,可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2.留置导尿管术 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本节以一次性导尿包为女性病人留置导尿术为例进行介绍。

【目的】

(1)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应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2)盆腔手术前留置导尿管,保持膀胱空虚,避免术中误伤。

(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利于伤口愈合。

(4)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5)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训练。

【操作流程】

留置导尿管操作流程见表12-2。

表12-2 留置导尿管操作流程

续表

图12-3 气囊导尿管固定法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1)饮水:鼓励病人每日摄取足够的水分和进行适当的活动,使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产生自然冲洗尿路的作用,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可以预防尿结石的形成。

(2)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

(3)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

1)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性病人用消毒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性病人用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日1~2次。排便后及时清洗肛门及会阴部皮肤。

2)集尿袋的更换: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若有尿液性状、颜色改变,需及时更换。

3)尿管的更换: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

(4)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夹闭导尿管,每3~4h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5)注意病人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检查尿常规1次。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并鼓励其主动参与护理,使其认识到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

(2)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摄取足够的水分和进行适当的活动对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每日尿量应维持在2000mL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可以预防尿结石的形成。

(3)注意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因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等导致泌尿系感染。

(4)指导病人训练膀胱反射功能。

【注意事项】

(1)同导尿术(1)~(6)。

(2)双腔气囊导尿管固定时要注意膨胀的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以免气囊压迫膀胱壁,造成黏膜损伤。

(3)留置导尿如果采用普通导尿管,女性病人在操作前应剃去阴毛,便于胶布固定。

(4)对起床活动的病人,用胶布将导尿管远端固定在大腿上,以防导尿管脱出。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防止尿液反流。

3.膀胱冲洗 是利用三腔导尿管,将溶液灌入膀胱内,再利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

【目的】

(1)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除膀胱的血凝块、黏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并解释,取得配合。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环境准备:酌情用屏风遮挡。

【用物准备】

(1)无菌治疗盘:治疗碗、镊子、70%乙醇棉球、无菌膀胱冲洗装置、血管钳、手套。

(2)开瓶器1个、输液架1个、输液吊篮1个、便盆及便盆巾。

(3)常用冲洗溶液:0.9%氯化钠、0.02%呋喃西林溶液、3%硼酸溶液、氯己定溶液、0.1%新霉素溶液。一般温度为38~40℃,如为前列腺肥大摘除术后病人灌洗,则用冰的0.9%氯化钠溶液。

【操作流程】

膀胱冲洗操作流程见表12-3。

表12-3 膀胱冲洗操作流程

续表

图12-4 膀胱冲洗术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膀胱冲洗的目的和护理方法,并鼓励其主动配合。

(2)鼓励病人训练膀胱反射功能。

(3)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指导病人观察尿液。

(4)向病人解释每日摄取足够水分的重要性,每日饮水量应维持在2000mL左右,以产生足够的尿量冲洗尿路,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5)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活动。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避免用力回抽造成黏膜损伤。若引流的液体少于灌入的液体量,应考虑是否有血块或脓液阻塞,可增加冲洗次数或更换导尿管。

(3)冲洗后如出血较多或血压下降,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并注意准确记录冲洗液的量及性状。

(4)引流时,“Y”形管须低于耻骨联合,以使引流彻底。

(5)冲洗时,嘱病人深呼吸,尽量放松,以减轻疼痛。

(6)如滴入治疗用药,须在膀胱内保留30min后再引流出体外。

思考题

1.余某,女,45岁。以“乳腺癌”收入院,拟以明日手术。医嘱:做术前留置导尿。

请问:

(1)该病人留置导尿的目的是什么?

(2)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李某,女,38岁。因尿失禁住院治疗,入院后立即留置导尿。入院第三日护士发现尿管中尿液混浊、有沉淀。病人未诉其他不适。

请问:

(1)该病人可能出现了什么状况?

(2)分析出现该状况的原因并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